第7章

乡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林砚秋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乡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关,考中了就是举人,有了做官的资格。他常常复习到深夜,苏晚卿就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看书,偶尔给他端杯茶,或者提醒他注意休息。

有一次,林砚秋看书看得太入神,忘记了吃饭。苏晚卿看在眼里,悄悄出去,给他买了一碗热腾腾的馄饨。

“沈公子,先吃点东西吧,别饿坏了身子。” 苏晚卿把馄饨放在桌上。

林砚秋看着她,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晚卿。”

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苏晚卿脸颊一红,低下头,轻声说:“不用谢。”

乡试终于开始了。考场设在省城的贡院,戒备森严。林砚秋提着考篮,走进了贡院。考篮里装着笔墨纸砚、食物和水,还有苏晚卿给他准备的香囊,说是能安神。

进了号房,林砚秋放下考篮,整理了一下思绪。乡试考三场,每场三天,条件艰苦。他前世在史料里看到过贡院的环境,狭小的号房,简陋的床铺,还有各种蚊虫叮咬。但真正身处其中,才知道有多难熬。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林砚秋早已烂熟于心,下笔如有神。第二场考的是策论,他结合前世的历史知识,谈了谈对当前朝政的看法,写得洋洋洒洒。第三场考的是诗赋,他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意境优美,对仗工整。

三场考下来,林砚秋累得几乎虚脱。走出贡院时,就看到苏晚卿和阿竹在门口等他。

“沈公子,你可算出来了!” 苏晚卿连忙上前,递给他一块手帕。

林砚秋接过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让你们久等了。”

“不累,” 苏晚卿笑着说,“我给你熬了粥,回去喝点吧。”

回到客栈,林砚秋喝了粥,倒头就睡。这一觉睡了整整一天一夜,醒来后才感觉恢复了些力气。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放榜。林砚秋心里有些忐忑,虽然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但也怕出什么意外。苏晚卿每天都来陪他,安慰他,给他讲些笑话,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放榜那天,街上人山人海。林砚秋挤在人群里,心脏怦怦直跳。他顺着榜单往下看,终于在第十五名的位置看到了 “沈砚” 两个字。

“中了!我中了!” 林砚秋激动地大喊。

苏晚卿和阿竹也很高兴,围着他欢呼。苏晚卿眼里闪着泪光:“沈公子,恭喜你!”

林砚秋看着苏晚卿,突然鼓起勇气,握住她的手:“晚卿,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考不上。”

苏晚卿的脸颊红得像苹果,轻轻点了点头。

成为举人后,林砚秋声名鹊起。不少人上门提亲,但都被他婉拒了。他心里,已经有了苏晚卿的位置。

几天后,林砚秋提着礼物,去了苏家提亲。苏父对他很满意,一口答应了这门亲事。苏晚卿躲在屏风后,听到父亲答应,开心得笑了起来。

订婚后,林砚秋就要回府城准备明年的会试。临走前,苏晚卿把自己亲手绣的一个荷包送给了他:“沈郎,这个荷包你带在身边,就像我陪着你一样。”

林砚秋接过荷包,紧紧攥在手里:“晚卿,等我会试回来,就娶你。”

“我等你。” 苏晚卿眼眶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