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窗外的槐树下,白景正靠着树干,手里拿着一块刚买的桂花糕,原本想给苏绣娘送进来,却看到了她掀翻绣绷的模样。他悄悄把藏在袖袋里的第二枚符纸攥紧——那是“映心符”,能让绣品映出绣者的心事,他原本想帮苏绣娘绣出一双“没有疤痕的手”,让她不用再被别人的眼光伤害。可现在他才明白,苏绣娘的痛,从来不是手抖,也不是疤痕本身,而是那道疤痕背后,藏着的、不敢面对自己的自卑。

他没有进去安慰,只是轻轻把桂花糕放在绣坊门口的石台上,像三年前那样,转身躲回槐树下。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替他叹气。

苏绣娘哭了一会儿,慢慢收拾地上的绣品。指尖碰到那枚“引针符”时,她愣了愣——符纸上的缠枝莲,竟比昨天更鲜活了些,像是在安慰她。她捡起符纸,小心地拂去上面的灰,放在绣绷的一角。这时,一张泛黄的纸从散落的绣稿里掉出来,落在她的脚边。

那是外婆当年没绣完的“狐戏牡丹”绣稿,纸边已经卷了,上面画着一只白狐,正围着一朵盛开的牡丹打转,狐爪旁有个小小的、淡红色的爪印,颜色和白景尾尖的红一模一样。苏绣娘突然想起,三年前救那只白狐时,它的尾尖就沾着一点朱砂红的泥,当时她还觉得奇怪,梅雨季的泥都是黑褐色的,怎么会有红色的泥。现在她才明白,那根本不是泥,是白景尾尖的颜色,是他偷偷蹭过外婆的绣稿,把爪印的颜色蹭在了自己的尾巴上。

她把绣稿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在外婆留下的木盒子里。盒子里还放着当年给白狐敷伤的草药包,已经干了,却还留着淡淡的药香。苏绣娘摸着绣稿上的狐爪印,嘴角慢慢勾起一个浅浅的笑——原来从三年前开始,她和这只狐妖的缘分,就已经写在这张绣稿上了。

第三章 映心符里的未说出口

梅雨季过去,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绣坊的生意好了些,每天都有人来订绣品,可苏绣娘还是习惯在绣绷上压着那枚“引针符”,哪怕手已经不抖了——她喜欢符纸带来的安心感,像有个人在身边陪着她,不用怕别人的眼光。

白景没走,白天就躲在槐树下,有时会帮苏绣娘捡落在地上的丝线,有时会偷偷把镇上刚出炉的桂花糕放在门口。苏绣娘也习惯了他的存在,每天都会多留一碗饭,放在后院的石台上,晚上回来时,碗总是空的,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石台上晾着。

这天下午,镇上的财主婆刘夫人带着两个丫鬟,浩浩荡荡地走进绣坊。刘夫人穿着一身绫罗绸缎,戴着满头的金饰,一进门就用手帕捂着鼻子,打量着绣坊里的陈设,眼神里满是嫌弃。

“苏绣娘是吧?”她的声音尖细,带着股居高临下的傲慢,“我要订一幅‘寿桃绣屏’,给我家老爷做六十大寿,用最好的金线,绣十个大寿桃,要饱满,要喜庆。”

苏绣娘点点头,拿出纸笔,准备记下来。

“等等,”刘夫人突然伸手,指着苏绣娘的右手,语气轻蔑,“你这手……能绣好吗?别到时候绣坏了我的料子,我可告诉你,这绣屏要是出了差错,你得赔我十倍的价钱,你这破绣坊,能不能赔得起还两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