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很聪明,也很懂事。母亲做饭时,它会蹲在灶台边,安安静静地等着,从不乱叫。父亲晚上回来,它会叼着父亲的拖鞋送到门口。奶奶瘫痪在床,有时候想喝水,喊一声,土豆就会跑到我房间门口,用爪子挠门,提醒我奶奶要喝水。有一次,奶奶半夜发烧,我睡得沉,是土豆一直在我床边叫,用头拱我的胳膊,我醒了才发现奶奶烧得厉害,赶紧喊来父亲,送奶奶去了医院。从那以后,母亲对土豆的态度好了很多,有时候做饭会特意多煮一个土豆,留给它。
日子一天天过去,土豆长大了,从一只巴掌大的小狗长成了一只半大的土狗,黄白相间的毛变得顺滑光亮,只是那条腿还是有点跛。它依旧每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依旧喜欢吃土豆,依旧是我最好的伙伴。
2011年夏天,我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县城离家里有五十多里地,只能住校,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开学前一天晚上,我坐在院子里,土豆趴在我身边,把头放在我的腿上,尾巴轻轻扫着地面。
“土豆,我要去县城上学了,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我摸着它的头,小声说,“你在家要听话,别乱跑,等我放假回来给你带土豆。”
土豆像是听懂了,用舌头舔了舔我的手,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我。
第二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出门,土豆跟在我身后,一直送到老槐树下。以往,它送到这里就会停下,可那天,它跟着我走了很远,一直走到村口的公路边。我上了公交车,从车窗里往外看,它还站在路边,摇着尾巴,看着公交车远去,直到变成一个小小的黄点。
第一次放假回家,我刚走到村口,就看见土豆朝我跑过来,跑得飞快,那条跛腿好像也不影响它的速度。它扑到我身上,用舌头舔我的脸,尾巴摇得几乎要断了,嘴里“呜呜”叫着,像是在抱怨我走了这么久。
我抱着它,心里暖暖的。回到家,母亲笑着说:“你走了以后,土豆每天都蹲在老槐树下,等你回来,有时候能蹲一天。”
我摸了摸土豆的头,眼眶有点湿。走进院子,我突然发现土豆的肚子好像大了一圈,圆滚滚的。
“妈,土豆怎么了?”我问。
母亲叹了口气:“还能怎么了,怀小狗了呗。前阵子村里的老黄狗总来咱们家,估计是跟老黄狗配上了。”
我愣住了,看着土豆的肚子,心里又惊又喜。惊的是土豆要当妈妈了,喜的是以后家里会多几只小土豆。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陪着土豆。它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跑起来的时候,肚子一颠一颠的,看起来很可爱。我给它找了一个旧木箱,铺了干草,放在我的房间门口,作为它的“产房”。它很喜欢那个木箱,每天都会进去躺一会儿。
国庆节放假,我回家的时候,土豆已经生了。五只小狗,毛茸茸的,闭着眼睛,依偎在土豆怀里,土豆趴在那里,用舌头舔着小狗,眼神温柔得不像话。
“一共五只,三黄两白,跟土豆长得真像。”母亲笑着说,语气里却带着一丝愁绪,“就是家里又多了几张嘴,以后日子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