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近日联系些旧日关系,试图在迷雾中打探出一条生路。
我也没闲着,凭借着现代人对乱世的一点基本认知,我知道粮食和硬通货才是乱世保命的根本。
我开始悄悄将部分不易察觉的贵重细软、金银粮食藏到隐蔽地方。
这件事必须做得极其小心,连府里大多数下人都要瞒过,乱世先无人性。
这是我大病初愈后第一次踏出家门。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阳光和煦,微风拂面。
父亲确实将这座小城治理得极好,秩序井然,市面繁荣,百姓们似乎还完全不知道天下事。
街道上热闹非凡,小贩们卖力地吆喝着,热气腾腾的包子铺、琳琅满目的杂货摊、叮当作响的铁匠铺……
孩童在人群中追逐嬉戏,茶馆里传出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声音,一切都充满着鲜活的、尘世的烟火气。
我站在熙攘的人群中,却感到一阵悲哀。
谁又会想到呢?
眼前这派安居乐业、岁月静好的景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会被战火、动荡和死亡一次次撕裂、践踏,最终化为我现代记忆中那片满目疮痍、只剩断壁残垣的废墟。
我知道历史洪流的走向,却无力改变这庞然大物,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碾来,最多只能拼命护住身边方寸之地。
4 4 乱世情缘
就在全家笼罩在对外部时局的忧虑,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隔壁新搬来的那位举人老爷,竟正式上门拜访,而且还带着媒人,言辞恳切地向我的父母提出了结亲之意。
堂屋内,气氛一下子变得极其微妙复杂。
父亲方才还紧锁的眉头此刻因惊愕而稍稍舒展。
母亲在一旁,也是面露诧异,下意识地看了看我。
柳老爷的措辞十分委婉得体,两家比邻而居,皆是诗书传礼之家,听闻府上公子已至适婚之年,且经大难而有后福,气度不凡。
他家中有一待字闺中的女儿,品貌端正,粗通文墨。
值此乱世,若能相邻两家结为秦晋之好,既可互相扶持,共度时艰,亦是一桩美事。
这事不难猜父亲在这城里好歹有实权,他刚来正想着寻求庇护。
举人身份在地方上仍有威望和影响力,联姻能迅速将两家的利益捆绑,形成更稳固的同盟,共同应对可能到来的乱世危机。
在父亲看来,为我娶一位举人的女儿,是门当户对,我也到了适婚年纪,两家结亲最好不过。
可是我穿越回来目的是找到梦中的新娘、化解执念,阻止她的悲剧。
现在时候不到却要另娶他人?岂不是多搭上那女子的清白。
这绝对不行!
我并未直接答应柳家的提亲,只是顺着父亲的忧虑,谨慎提出:“父亲,乱世当头,大张旗鼓办婚礼,太过招摇,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父亲沉吟片刻,显然也虑及于此,微微颔首,并未立刻决断。
柳家那边,似乎也表示理解,此事便暂且搁置,容后再议。
然而,还不等这婚姻之事敲定,新政府来人,他们手持文书,以“筹措军饷”、“维持地方”等名目,强行增加了数倍于往日的苛捐杂税,甚至直接进行摊派,限期缴纳,不服就拿着枪杆子对准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