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母亲更是疼惜我,哪怕我会经常说出现代用语或表现出对古代常识的陌生,引来母亲的困惑和担忧,她也是依旧疼爱我。

我在前世时,父母车祸早亡,很久没有体会过家人的温暖,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有些恍惚,沉溺于爱里,渐渐忘记了我是谁。

我也忘了我来时的初衷,我成为了这具身体真正的主人,我就是他,我就是林暄。

在我养伤的这些日子里,时间仿佛凝滞在深宅大院中。

直到某日,隔壁一直空置的宅院搬进来一户新的人家,姓柳。

管家来报,说那家老爷派人上门递了帖子,说是庆乔迁之喜,邀请左邻右舍过府一叙。

帖子的措辞文雅,用的还是旧式格式。

送来帖子的下人言语间透露,他家主人也是位举人老爷,原本寒窗苦读,正欲前往京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谁曾想……”那下人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天下乱了。

皇帝不似皇帝,听说龙椅都坐不稳了,外面到处都在闹革命党,要剪辫子,改年号,哎,这世道,功名还有什么用?

我家老爷心灰意冷,只好变卖了祖产,搬到这乡间来图个清静,苟全性命于乱世罢了。”

皇帝不似皇帝……民国……

这几个字像重锤砸在我心上,我瞬间明白了自己所处的确切时代。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后。

这是一个帝制崩塌、共和初生的混乱年代。

宴席上,新旧思想碰撞的迹象会很明显,主人穿着长袍马褂,但有些客人或许已剪了辫子,交谈中有人忧心忡忡地谈论皇城消息、地方动荡,也有人悄悄议论着“孙文”、“革命”等新名词。

那位举人老爷,眉宇间带着怀才不遇的郁悒和时局带来的惊惶,他既是旧时代的功名拥有者,又是新时代的失意者和旁观者。

赴宴归来,家中气氛愈发凝重。

父亲独自坐在书房,眉头紧锁,面前的茶早已凉透,一夜烛火未灭。

清晨,我敲响父亲书房的门,轻轻推开。

晨光熹微中,我看到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仿佛一夜间苍老了十岁,鬓边竟依稀添了许多刺眼的白发。

他眼中布满了血丝,显然是一夜未眠,正对着一堆摊开的书信发怔,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那声音在寂静的晨间显得格外沉重。

我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如今这般模样,可见那天下乱了的消息带给他的冲击是何等巨大。

我深吸一口气,走到他书案前,

“父亲”我开口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外面如何风雨飘摇,您还有我。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总能想出办法。”

父亲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住,他缓缓抬起头,那双疲惫却依然锐利的眼睛看向我,似乎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审视我这个儿子。

他可能长长叹息一声,眼神中的坚冰融化少许,露出一丝疲惫的欣慰:“我儿……长大了。如今这世道,有些事,也该让你知晓了。”

“如今皇权覆灭,权力四分,我们这些小人物怕是都不得好结果。你有此心,为父甚慰。但眼下之局,非比寻常。以往的钱财、人情恐怕都未必管用。切记,谨言慎行,莫要强出头,保全自身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