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马车驶过青石桥时,林墨悄悄掀起车帘。血迹在朝阳下泛着诡异的紫光,顺着车辕滴落在"忠孝节义"的牌坊基座上。周夫子闭目养神,手中的念珠却转得飞快。

"先生..."林墨刚开口,就被夫子按住手背:"看左边巷子。"

两个戴方巾的书生站在裱画店前,眼睛却盯着马车。其中一人袖口露出半截铁尺——那是衙门差役常用的兵器。

"周家的眼线。"夫子冷笑,"看来杨兄昨夜没闲着。"

苏园的粉墙比县衙还高。马车刚停稳,角门就开了条缝,露出苏婉清那双杏眼:"快进来!父亲在墨韵堂等你们。"

穿过九曲回廊,林墨的靴子陷进青苔里。这园子看似雅致,实则暗藏玄机——假山石孔恰能望见来路,竹丛里隐约有金属反光。

墨韵堂前挂着副对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堂中苏翰林正在赏画,见他们进来,突然将画轴一抖——竟是张绍兴府衙的平面图!

"昨夜有贼人潜入府尊书房。"苏翰林指尖点在图上一处暗记,"偷走了三份往年的府试备卷。"

周夫子眉头紧锁:"周家这是要..."

"不止。"苏翰林从案头锦盒取出封信,"今早驿丞送来的,浙江按察使司的密札。"

林墨瞥见信尾朱印,心头一跳——那是刑部大堂的关防!

"林世侄。"苏翰林突然转向他,"听闻你能过目成诵?"

不待回答,老人已从多宝格取下本册子:"这是弘治年间会元顾清的手稿,看半刻钟。"

册中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全是经义文章的批注。林墨刚翻到第七页,苏翰林就合上册子:"《论语·卫灵公》篇,顾清如何解'君子贞而不谅'?"

"顾先生引《易经》'贞固足以干事',谓君子当守正不阿,非一味拘泥小信..."林墨对答如流,连页眉的朱批都复述得一字不差。

苏翰林抚掌大笑,从屏风后请出位清瘦老者:"杨兄,你这关门弟子我抢定了!"

林墨这才发现,杨进士不知何时已在堂中。老人解下腰间玉佩放在案上——与苏翰林赠他的竟是一对!

"双鲤佩。"杨进士摩挲着玉上纹路,"当年我与苏兄同科进士,先皇所赐。"他突然抓起林墨的手按在玉佩上,"今日之后,你就是我们共同的弟子。"

午后,杨进士带林墨来到后园书斋。推开雕花门,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四壁书架上堆满落灰的考卷,梁上悬着几十个竹筒,每个都标着年份。

"嘉靖三年浙江乡试。"杨进士取下个竹筒,倒出卷发黄的考卷,"看这破题。"

考卷上写着:"民之所好好之——夫民之好恶,君子之镜也"。林墨刚觉得眼熟,杨进士又抖开另一卷:"再看这。"

"民之所恶恶之——夫恶民之恶,犹医之攻疾也"。两篇文章破题角度截然相反,却都中了举人。

"八股如弈棋。"杨进士将考卷并排铺开,"同样的题目,有人走金边银角,有人屠大龙。"他忽然抽走烛台,在墙上投出考卷的影子,"看出什么了?"

光影交错间,林墨发现两篇文章的承题部分竟有七处用典相同:"他们...背过同样的范文?"

"聪明!"杨进士从袖中掏出本小册子,"这是我整理的《五经精要》,记熟了,府试足够。"

册子不过巴掌大,却密密麻麻记着上千条典故。林墨正翻看,窗外突然传来竹叶沙响。杨进士闪电般推开后窗,抓住个偷听的小厮——却是苏家下人。

"老爷让送茶点..."小厮战战兢兢放下食盒。杨进士掀开盒盖,底层藏着张字条:"今夜西时,周家宴请提学副使"。

日头偏西时,书斋来了位不速之客。陈学政依旧作杂役打扮,肩上却多了道血痕。

"查清了。"他灌了口冷茶,"周家通过粮道衙门,往江西送了三千石霉米。"

杨进士猛地站起:"可是赈灾的..."

"正是。"陈学政冷笑,"这批米本该发往赣南灾区。"他从怀中取出本账册,"米袋里夹带的,是今年府试的备卷。"

林墨倒吸凉气。这意味着,周家不仅偷题,还要栽赃给负责押运的赵明德父亲!

"林世侄。"陈学政突然对他长揖到地,"明日我要急赴江西,府试之事..."

"学生明白。"林墨还礼,"绝不泄露半字。"

月上柳梢时,苏婉清提着灯笼来到书斋。她默默铺开宣纸,磨好墨,又取出个锦囊:"父亲让我给你的。"

锦囊里是枚铜钱,正面"嘉靖通宝",背面却刻着"明镜高悬"四字。

"这是?"

"前朝御史的密印。"婉清声音轻得像风,"若遇不测,出示此物,可直呈按察使司。"

三更梆子响过,林墨仍在背诵《五经精要》。忽然,瓦片轻响,一粒小石子落在案头——是赵明德在墙外学的鹧鸪叫。

他溜出角门,只见赵明德满脸是汗:"不好了!我爹被府衙传去问话,周家派人抄了书铺..."

暗处突然传来咳嗽声。周夫子提着灯笼走来,身后跟着个魁梧汉子:"这是你杨师叔的故交,金华镖局的李教头。"

李教头从怀中掏出封信:"杨爷让我捎句话——'棋到中盘,最忌分心'。"

信纸空白,只在角落画了个小圈。林墨对着灯笼细看,圈中竟有针孔大小的"丙三"二字——正是他县试时的考棚编号!

回书斋的路上,林墨总觉得有人尾随。经过荷花池时,他故意踩响枯枝,果然听见假山后传来衣袂声。

"出来吧。"他握紧铜钱,"可是周世仁派你来的?"

树影里走出个意想不到的人——府学门前卖泥人的少年,此刻腰间却别着把短剑。

"杨大人让我护送你。"少年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顺便教你认认府城的暗道。"

四更天,林墨在油灯下翻检杨进士给的册子。翻到末页时,发现纸背透出淡淡墨痕——对着烛光一看,竟是份名单,为首赫然写着:"周县丞,嘉靖二十五年,贿买考官银八百两"。

鸡鸣时分,园中突然响起急促的哨声。林墨推开窗,只见苏翰林站在假山顶上,手中白绢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那是挂帅旗的仪式,只在重大变故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