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困扰她最久的问题。如果当时他表现得如同传闻般冷酷无情,或许她后续的报复,不会带着那样复杂的、连自己都无法言说的情绪。
江屿舟举着伞的手很稳,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一丝……或许是自嘲?“因为你看我的眼神,”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像一只迷路的小兽,明明害怕,却还要假装张牙舞爪。”
他转过头,目光再次落在她脸上,这一次,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锐利:“和我当年,第一次走进那个圈子时,很像。”
轰隆一声,林晚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自己脑子里炸开了。所有预设的动机——轻视、玩弄、冷漠——瞬间崩塌。原来,他早就看穿了她拙劣的表演,而那一点看似施舍的善意,竟源于一份她从未料想过的……共情?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猎手,他是猎物。直到这一刻,她才恍惚意识到,或许从最开始,她就在他的注视之下,只是他选择了用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方式,沉默地应对。
6.
那次雨中的短暂对话,像一把钥匙,撬开了林晚紧闭的心门,也让某种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她不再仅仅躲在车里窥视,而是会偶尔“路过”巷子口,有时会带一些猫粮,或者一些不易坏的食物,默默地放在墙角。
她依旧很少说话,江屿舟也是。他们之间维持着一种古怪的平静。他从不问她的来意,她也绝口不提过去的事情。有时,她会看到他坐在石阶上看一些经济类的旧书,神情专注;有时,他只是望着天空发呆,侧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林晚发现,自己开始贪婪地观察这些细节。她看到他熟练地修理出租屋坏掉的水龙头,看到他和巷口小卖部的老板温和地打招呼,看到他即使身处困境,依旧保持着一种内在的秩序和整洁。这些发现,一点点地冲刷着她脑海中那个冷酷、高高在上的“京圈大佬”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真实、甚至……有些吸引她的男人。
她意识到,最初的接近或许源于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但此刻,某种不受控制的情愫,正在悄然滋生。这让她感到恐慌。
转折发生在一个深夜。林晚因为一个应酬,回家时已是凌晨。车子经过那片老城区时,她鬼使神差地让司机绕了过去。巷子口寂静无声,只有一盏昏黄的路灯孤零零地亮着。
她却看到江屿舟住的那栋旧楼楼下,围了几个神色不善的男人,隐约有争吵声传来。是来追债的?还是以前结怨的人,趁他落魄来找麻烦?
林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想也没想,立刻打电话动用关系,找来了附近派出所的人。巡逻警车的出现,驱散了那几个不速之客。
她没有下车,只是远远地看着。江屿舟站在楼门口,隔着夜色,他似乎朝她车子的方向望了一眼。那一刻,林晚确定,他知道是她。
第二天傍晚,林晚再次出现时,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她让家里保姆熬的汤。她走到他面前,把保温桶递过去,语气尽量装作平淡:“顺便多煮了点。”
江屿舟看着她,没有立刻接。他的眼神很深,像是要看到她心里去。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伸手接过,低声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