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的就是这句话。
“很简单。”我说,“现在是早上七点半。我们还有时间,去执行B计划。”
03.一通电话,捅了马蜂窝
方浩的妥协,在我的预料之中。他不是个不讲理的人,只是被传统的人情观念绑架了。当冰冷但客观的数字,把这种观念的代价血淋淋地展示在他面前时,他那点虚荣心就站不住脚了。
“B计划是什么?”他问,语气里带着一丝颓然。
“补救。或者说,风险控制。”我拿出手机,调出一个文档,“我已经草拟了一份标准的《个人借款合同》。内容包括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年化利率、逾期罚息,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很简单,你现在打电话给方明,约他今天下午过来一趟,把合同签了。”
方浩的脸色又变了。“签……签合同?跟自家人?”
“方浩,这不是自家人和外人的问题,这是规范化操作。亲兄弟明算账,书面协议是对我们双方的保障。对他来说,白纸黑字写清楚了,避免以后有口舌之争。对我们来说,这是唯一的法律凭证,能将这笔钱的性质从‘可能被认定为赠与’,转变为‘受法律保护的债权’。”
我把手机递给他:“而且,我把利率定得很低,年化百分之三点六,跟银行一年期定存差不多。这已经充分考虑了‘亲情’这个溢价因素。我相信,如果方明真的是个有诚意、有担当的创业者,他会理解的。”
方浩拿着我的手机,像是拿着一块烫手的山芋。他犹豫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是没点下方明的号码。
“怎么了?”我问。
“我……我不好开口啊。”他一脸为难,“昨天才豪气干云地把钱拍给他,今天就打电话过去让人家签合同、算利息,这……这不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吗?亲戚们会怎么看我?”
“他们会认为你是个成熟、严谨、对家庭负责的男人。”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方浩,真正的面子,不是靠一时的打肿脸充胖子,而是靠长期的稳健和可靠。一个连自己小家庭的财务安全都保证不了的男人,在外面装得再像‘顶梁柱’,也是空架子。”
我的话似乎刺中了他。他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了决心,按下了通话键。
电话接通了,他开了免提。
“喂,哥!”方明的声音听起来精神十足,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喜悦。
“啊……明啊,起来了?”方浩的声音有点干涩。
“起了起了,正准备去店里看看装修呢。哥,昨天太谢谢你了!你真是我亲哥!等我店开起来,给你弄个终身至尊VIP!”
“呵呵,好,好……”方浩干笑了两声,然后话锋一转,开始艰难地切入正题,“那个,明啊,跟你说个事儿。你嫂子……嗯,就是程理,她呢,是个精算师,你知道的,对数字比较严谨。她说,咱们这个钱呢,数额也不小,最好还是……还是弄个书面的东西,规范一点。你看你下午有空吗?过来一趟,咱们把手续补一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
足足有十几秒钟,我甚至能听到电流的“滋滋”声。
然后,方明的声音再次响起,但那股亲热劲儿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带着讥讽的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