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星河

高三,文理分科后,我们成了隔壁班。两间教室,一墙之隔。

那堵刷着绿色墙围的、印着些许球印和脚印的墙壁,于我而言,是世界上最遥远的星河,也是最近在咫尺的守望。它隔开了两个物理空间,却隔不断我疯狂滋长的目光与想象。

课间十分钟,是我一天中最隆重、最充满期待的仪式。下课铃响起的瞬间,我的心跳就会开始加速。我会假装伸个懒腰,揉揉发酸的眼睛,然后“自然而然”地站起身,走向教室后门,美其名曰“透气”。走廊里总是喧闹的,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笑,打闹,讨论题目。但所有这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我的全部感官,都像被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牢牢地系在你们班那扇深褐色的、带着一方小玻璃窗的后门上。

我的目光穿过攒动的人头,透过那块有些模糊的玻璃,急切地搜寻你的身影。有时候,你正伏在桌上疾书,侧脸线条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像一幅笔触利落的素描,专注的神情让你周身散发着一种沉静的气场。有时候,你会和后排几个男生嬉笑打闹,笑容明亮得晃眼,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那是我偷偷形容为“能让阴天都放晴”的笑容。

最惊心动魄的时刻,是你偶尔会毫无预兆地回过头,视线漫无目的地向后门扫来。那一瞬间,我的心脏仿佛骤停,随即又疯狂擂动,快得要震碎胸腔。像一只在草丛中偷窥,却被突然惊动的兔子,我来不及思考,唯一的本能就是仓皇逃回自己的“巢穴”——我的座位。我迅速转身,假装看墙上的课程表,或者低头快步走回座位,心脏在喉咙口砰砰直跳,脸颊烫得可以煎鸡蛋。待坐定,惊魂甫定,又开始陷入无尽的懊恼和复盘:他看见我了吗?如果看见了,为什么眼神那么平静,像扫过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体?如果没看见,我为什么要做贼心虚地逃开?是不是显得很可疑?

十七岁的心思,就是这样细腻得像蛛网,又矛盾得像迷宫。自卑与勇敢奇异地共存着。一边觉得自己小如尘,一边又忍不住鼓起全部勇气去制造那短暂的、遥远的注视。像是在走一根透明的钢丝,脚下是万丈深渊,每一步都摇摇晃晃,心惊胆战,却因为能看到彼岸的风景,而乐此不疲。

甚至,连你跑向食堂时那略显笨拙的、因为跑得快而有些扭歪的姿态,在我眼里都被自动镀上了一层名为“少年气”的金边。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帅气的跑姿,充满了急切的天真和生命原始的活力,英俊得无可比拟。

第三章:朝圣路

后来,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学校惯例进行了班级调整。你凭借一骑绝尘的成绩,毫无悬念地进入了顶尖学生汇聚的“清北班”。我们的教室不再是隔壁,隔了整整一层楼梯。

失落像潮水般漫上来。但命运,似乎又给了我一个微小到可怜的契机——我们两个班,拥有同一位数学老师,那位总是笑眯眯、头发花白的王老师。

当我打听到,你是王老师在新班级任命的数学课代表时,一个念头像火星一样在我心里炸开,瞬间燃成了熊熊烈火。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我动用了平生最大的勇气,在一個数学课后,追到办公室,涨红着脸,结结巴巴地向王老师毛遂自荐,说我想当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