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结果显示您没有说谎。”林夕宣布结果,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但目光却在他脸上多停留了两秒。
沈司白微微一笑,那笑容温和得体,如同经过精确计算:“谢谢,辛苦了。我相信清者自清。”他解开传感器,动作优雅从容,离开前,甚至还对林夕点了点头,眼神深邃莫名。
那之后,像是命运的玩笑,林夕在不同的场合屡次“偶遇”沈司白。艺术展、学术论坛、甚至她常去的那家偏僻咖啡馆。他总能恰到好处地出现,谈吐风趣,见解独到,举止分寸拿捏得极好,既不显得过分热络,又无法让人拒绝他的靠近。
他精准地投其所好。知道她喜欢古典乐,他能弄到热门交响乐团演出最前排的票;知道她沉迷悬疑推理,他能与她探讨最新论文里冷门的犯罪心理模型;甚至在她连续加班后疲惫不堪时,他也能“恰好”带来她最爱的那家甜品店的提拉米苏,糖分恰到好处。
他的追求,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一步都踩在她最舒适和期待的节拍上。林夕那套用于审视嫌犯的冰冷逻辑,在沈司白滴水不漏的温柔攻势下,节节败退。
她试图用专业眼光分析他,却只看到完美。她私下动用过一些权限,调查他的背景,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优秀的家世,光鲜的履历,无可指摘的公众形象。
那最初的不安,逐渐被好奇、欣赏,乃至心动所覆盖。她告诉自己,或许世上真的存在这样一种人,天生就能完美控制一切,包括情绪和生理。
他们恋爱了。如同所有坠入爱河的情侣,只是林夕心底最深处,偶尔还会闪过一丝疑虑,像水底暗影,稍纵即逝。沈司白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她任何细微的情绪波动,然后用更极致的温柔和耐心将其抚平。
他求婚的那晚,包下了整个天台餐厅,夜空繁星如钻,城市灯火为幕。他单膝跪地,手中丝绒盒里的钻石并不夸张,却切割得极致完美,如同他这个人。
“林夕,”他望着她,眼神里的深情足以溺毙任何人,“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不可测变量,也是我唯一想要穷尽一生去解读的真理。嫁给我。”
测谎师的职业本能,让她下意识地去捕捉他话语里任何一丝不确定。没有。他的呼吸、心跳(她甚至能隔着衣服感受到他胸腔的震动)、瞳孔的缩放,所有微表情,都在诉说着绝对的真诚。
她伸出手,任由那枚冰冷的戒指套上她的无名指。
婚礼定在三个月后。筹备事宜几乎不需要林夕操心,沈司白一手包办,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契合她的喜好,仿佛他比她更了解她自己。
婚礼前夜,一种莫名的焦躁感攫住了林夕。或许是婚前综合症?她需要一些熟悉的东西来安定心神。鬼使神差地,她开车去了警局档案室。
她是那里的常客,有最高权限。灯火通明的档案室空无一人,只有成排的档案架投下沉默的阴影。她想找几个经典的、已结案的测谎案例复盘一下,重温那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
指尖划过一排排编码标签,最终,却停在了一个积着薄灰的卷宗盒上。
编号:CX1079。十年悬案,“完美失踪”。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这是她职业生涯初期接触的一个案子,当时她还是个实习生,印象极其深刻。一名富商在严密安保的别墅内离奇消失,现场没有任何暴力痕迹,没有财物丢失,没有勒索电话,就像人间蒸发。所有嫌疑人都通过了测谎,包括她的家人、员工、合作伙伴。案件成为悬案,封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