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顿饭,林晓吃得有些拘谨。婆婆不停地给她夹排骨,“晓晓,多吃点,看你这么瘦,北方的肉养人。”盘子里的排骨堆得像小山,林晓努力地往下咽,可那浓重的酱油味和花椒味,让她想念起母亲做的清蒸鱼——鲜美的汤汁里带着淡淡的姜香,鱼肉嫩得入口即化。她偷偷看了眼陈凯,他正吃得津津有味,还不忘跟母亲说:“妈,您这排骨炖得比上次还香。”林晓低下头,把嘴里的排骨慢慢嚼碎,心里第一次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晚上睡觉时,林晓躺在陈凯家准备的新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房间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老式的电风扇,吹出来的风带着灰尘的味道。她想起自己在江南的房间,窗外就是小河,夏天能听到青蛙的叫声,冬天能看到雪花落在屋檐上。她拿出手机,给母亲发了条消息:“妈,我到了,一切都好,你早点休息。”很快母亲就回了消息:“好,记得盖好被子,别着凉。”看着那行字,林晓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手机屏幕上,晕开一片水光。

最初的日子,新鲜劲儿还没过去。陈凯每天下班都会带她去逛夜市,给她买糖炒栗子和烤冷面;周末会陪她去公园散步,看北方的大爷大妈跳广场舞;偶尔还会带她去吃她念叨了很久的北方饺子,韭菜鸡蛋馅的,皮薄馅大,咬一口满是汁水。林晓努力地适应着这里的生活,学着说几句简单的方言,学着在干燥的天气里涂厚厚的护手霜,学着喜欢上这里的食物。她以为,只要她足够努力,就能慢慢融入这座城市。

可没过多久,矛盾就开始一点点暴露出来。

婆婆是个典型的北方女人,性格直爽,说话也不怎么顾及别人的感受。有一次林晓在厨房煮面条,想放些江南的笋干,婆婆看到了,皱着眉头说:“这东西有啥好吃的,干巴巴的,不如放点肉炖着香。”林晓解释说:“妈,笋干炖肉也好吃,我下次做给您尝尝。”可婆婆却摆了摆手,“不用不用,我们北方人吃不惯这个。”说完就把笋干放进了橱柜最里面,再也没拿出来过。

还有一次,林晓想买几件江南的丝绸睡衣,跟陈凯说了之后,婆婆在旁边听到了,忍不住插了句嘴:“睡衣买那么贵的干啥?纯棉的多舒服,还便宜。你们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以后花钱可得省着点,还要攒钱买房呢。”林晓愣住了,她没想到自己买件睡衣都会被说,心里有些委屈,可看着婆婆一脸“为你们好”的表情,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陈凯也在一旁劝她:“妈说得也有道理,咱们现在确实要攒钱,睡衣随便买两件穿就行。”林晓看着陈凯,心里的委屈更甚——她不是不懂省钱,只是在陌生的城市里,一件熟悉的丝绸睡衣,能让她稍微想起一点家乡的味道。

语言的障碍也让林晓越来越孤独。小区里的阿姨们都喜欢聚在楼下聊天,用的都是地道的北方方言,林晓站在旁边,只能听懂零星几个字,想插话却插不进去。有一次她去菜市场买菜,想买点新鲜的青菜,跟摊主说“要一把小青菜”,摊主却一脸疑惑地看着她:“啥是小青菜?我们这儿只有菠菜、油麦菜。”林晓解释了半天,摊主才明白她要的是上海青,可最后还是无奈地说:“姑娘,我们这儿很少卖这个,你下次早点来,说不定能碰到。”林晓拿着买好的菠菜,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听着耳边陌生的方言,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被世界遗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