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于是,李明远成了林场的“兼职宣传员”。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采访、写稿,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而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在光天化日下正大光明地写作了,虽然内容主要是“红旗林场劳动模范事迹”之类。

不知不觉间,他的小说也在悄悄继续。在黑板报工作的掩护下,《林海深处》的故事越来越丰富,融入了许多真实的山林生活和人物原型。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李明远正在办公室赶稿,门被推开了。王海斌探头进来:“明远,能帮个忙吗?”

原来王海斌喜欢上了林场小学的教师小芳,想写情书但不知如何下笔。

“我就是个大老粗,写不来那些文绉绉的话。”王海斌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李明远笑了,帮他斟酌字句。不久后,赵卫东来找他写家信,孙建国来找他写年终总结...不知不觉中,他成了林场的“笔杆子”。

最让李明远意外的是张队长的转变。一天下班后,张队长神秘地把他拉到一边:“明远,有件事...俺闺女要参加县里的演讲比赛,能不能帮着想个稿子?”

李明远欣然答应。他根据张队长描述的林区生活,写了一篇题为《大森林的儿子》的演讲稿。没想到这篇演讲获得了县里一等奖。

“书生,俺欠你个人情!”张队长激动地拍着李明远的肩膀,差点把他拍散架,“以后上山,俺教你真本事!”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十二月底。一场大雪封山,林场与外界联系中断。收音机里说这场雪是五十年一遇,短期内道路无法打通。

更糟糕的是,林场的发电机出现故障,夜晚只能点油灯。漫长冬夜里,大家围坐在炉火旁,无所事事,情绪日渐低落。

老魏找到李明远:“明远,能不能想个办法,给大家找点精神食粮?”

那天晚上,李明远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站在食堂中央,深吸一口气:“同志们,如果大家不嫌弃,我...我可以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好奇的目光中,他开始讲述《林海深处》的故事。一个城市青年来到北方林区,在山林中遭遇的各种冒险奇遇...他巧妙地将林场的人和事融入其中,大家听到了熟悉的场景和类似自己经历的情节。

起初还有人窃窃私语,但随着剧情深入,整个食堂安静下来,只有李明远的声音和炉火的噼啪声。当他讲到主人公深夜在森林中迷路,与熊对峙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当李明远说出这句传统评书的结束语时,食堂里爆发出失望的叹息和强烈的要求继续的声音。

从那以后,每晚的故事会成了林场最重要的活动。大家白天干活时都在猜测故事发展,甚至有人主动提供自己的山林经历给李明远做素材。

“明远,俺当年遇到过狼群,比你写的还惊险!”老工人杨师傅在一次故事会后说,“要不要听听?”

李明远突然意识到,他正在做一件比单纯写小说更有意义的事情——他在记录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的故事,他们在深山老林中的奉献与坚守。

大雪封山的第七天,李明远正在办公室写作,老魏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叠稿纸。

李明远心里一惊——那是他的小说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