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行情怎么说变就变?"他蹲在牛舍门口给王建国打电话,声音都在发抖。

"前几年牛价太高,好多人跟风养殖,现在集中出栏,供大于求了。"王建国叹了口气,"农业农村部早预警过,你没看通知吗?"

陈磊这才想起上半年看到的新闻,当时没当回事。他不甘心就这样亏本卖牛,决定再等等看。可这一等,饲料价格又涨了。玉米从1.3元/斤涨到1.5元,豆粕更是突破2元大关,混合饲料成本达到1.6元/斤 。13头牛每天的饲料支出增加到312元,一个月就是9360元。银行的贷款利息每月准时扣款,母亲的药费也不能断,陈磊不得不卖掉家里唯一的农用三轮车,凑了5000元应急。

更让他焦虑的是,牛群开始出现异常。有几头牛食欲减退,反刍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如栗。兽医诊断为前胃弛缓,是长期精料过多、缺乏运动导致的 。治疗需要注射新斯的明,还要灌服中药调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陈磊不得不每天牵着牛在砖厂空地上散步,一圈又一圈,像在走没有尽头的迷宫。

2022年春节后,牛肉价格继续下跌,公牛出栏价跌到11元/斤,母牛只有8块多 。陈磊彻底绝望了,咬牙把13头牛全部卖掉,到手157300元。还清当月贷款和饲料欠款后,账户里只剩下28600元。他站在银行ATM机前,看着余额数字发呆,突然想起刚返乡时的豪情壮志,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就在陈磊准备外出打工还债时,村支书带来了好消息:县里有肉牛奶牛养殖补助政策,存栏肉牛每头能补460元左右 。"你赶紧准备材料申请,说不定能缓口气。"李建国把政策文件拍在他桌上。

申请过程比想象中复杂得多。首先要在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系统备案赋码,陈磊对着电脑研究了三天才弄明白流程。备案需要填写养殖场基本信息、设施设备清单、防疫制度等,光是上传养殖档案照片就用了2G流量 。乡镇畜牧站初审通过后,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的人来现场核查,发现他的防疫档案不完善,消毒记录断断续续,要求补充整改。

陈磊连夜补记录,把每次消毒的时间、用药量、操作人员都详细写清楚。第二次核查时,又被告知存栏量计算有问题,"春秋两季防疫存栏和实际存栏要核对一致" 。他跑了三趟镇兽医站,才找到防疫登记记录,总算通过审核。公示期7天过后,他收到了6000元补助,虽然不多,但够买半个月的饲料了。

这次补助申请让陈磊认识到政策的重要性。他开始认真研究农业补贴政策,发现除了养殖补助,还有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补贴。王建国告诉他:"你建的那个储粪场,可以申报有机肥生产设施补贴,最高能拿10万。"

申报过程同样一波三折。需要提供粪污处理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用地证明等材料,还要证明粪污去向。陈磊想起附近有片果园,赶紧去找园主签订粪污消纳协议。对方一开始不愿意,怕担责任,陈磊磨了五天,答应免费提供有机肥,才签成协议。当他拿着厚厚的申报材料送到县农业农村局时,办事人员说今年的指标已经用完,要等明年。

"政策是好政策,但僧多粥少,还得早点准备。"王建国帮他分析,"你这规模小,竞争力弱,最好联合其他养殖户一起申报。"在村支书的协调下,陈磊联合了村里另外两户养殖户,组建了养殖合作社。虽然过程中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吵了好几次,但最终还是完成了注册登记,为明年的申报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