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可靠,同时调整姿势,为她创造出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我用手臂在她身后构筑起一道屏障,隔开了那个猥琐中年人的骚扰。
我的手臂不经意间触碰到她微微发抖的肩膀,那一刻,一种想要保护她的冲动莫名涌现。那人瞪了我一眼,悻悻地转向别处。
女孩松了口气,抬头看向我:“谢谢。真的太感谢了。”她的眼睛里有种让人心动的真诚。
“不客气。”我说,突然意识到我们之间的距离近得能让我数清她的睫毛。
她有一双很特别的眼睛,瞳孔颜色比一般人浅些,像是稀释过的蜂蜜,在昏暗的车厢里闪着微光。
作为学设计的人,我注意到她围巾的灰色与她眼睛的颜色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车辆又一次剧烈颠簸,她整个人撞进我怀里。我们同时说了声“抱歉”,然后都笑了。那种尴尬又微妙的氛围在拥挤的车厢里弥漫开来。
“我叫林薇,”她说,声音比刚才放松了许多,“今天真的多亏你了。”
“陈然,”我回应道,感觉到她的手还轻轻抓着我的外套前襟,“回家过年?”
她点点头:“学校提前放假了。没想到遇上这种天气。你呢?”
“我在省城上学,也是回家过年。”我说。其实我注意到她围巾上别着一枚师大校徽,但我没立刻点破。
“师大?”我最终还是问了出来。
她眼睛一亮:“你怎么知道?你也是?”
“理工大的,”我说,“不过我去过你们学校,很美,尤其是那片樱花道。去年春天我去写生,画了不少素描。”
“四月的时候最美,”她笑起来时眼角微微上扬,“你该那个时候来看看。说不定我还当过你画里的背景呢。”
交谈中,我知道了她也在省城读书,居然是同一座城市。更巧的是,我们都读大三,只是学校不同。她学文学,我学设计。
“所以你经常看画展?”她眼睛亮起来,“我也喜欢,但总是找不到人一起去。朋友们都觉得太沉闷了。”
“下次可以叫我,”我脱口而出,然后又补充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你需要人陪的话。省美术馆每月都有新展。”
她笑了,没有直接回应,但也没有拒绝。窗外开始飘雪,雪花落在车窗上迅速结冰。路况越来越糟,公交车以步行般的速度艰难前行。乘客们开始焦虑,担心被困在路上。司机通过喇叭告诉大家,由于前方事故,可能需要绕路。
在这片混乱中,我和林薇却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泡泡里。我们聊着大学生活、喜欢的书和电影、对未来模糊的规划。拥挤的车厢成了我们交流的背景板,每一次颠簸都让她更靠近我一些,而我没有丝毫反感。
“你喜欢卡尔维诺吗?”她突然问。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我回答,“正好应景。”
她的眼睛亮了起来:“我最喜欢的是《树上的男爵》。”
“因为渴望逃离世俗?”
“因为最终他既逃离了,又没有真正离开。”她说,声音轻柔却坚定,“他在树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却仍然深爱着大地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