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花巷口的重逢
深秋的清晨,六点十七分。
江南小城青巷的石板路还带着露水的湿气,白墙黑瓦之间飘着一层薄薄的雾。桂花树从墙头斜斜地伸出来,香味浮在空气里,像小时候藏在抽屉里的那封没寄出去的情书,一打开就泛出旧时光的味道。
程晚音提着一个油纸包走进巷口,脚步很轻。她二十五岁,是市立医院新来的音乐治疗师。穿一件月白色的改良旗袍,袖子收得干净利落,脚上一双布鞋踩在地上,一点声音都没有。头发上别着一支旧式的桂花簪——那是江砚十八岁那年送她的,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换过别的。
油纸包里是刚出炉的桂花糕,热乎乎的,甜香混着猪油味一点点往外飘。这是她妈妈周婉的老习惯,每逢节气都要做一份。以前在江家老宅的厨房里,她妈还常常和江砚的妈妈一起蒸,两个人一边忙活一边聊天,笑声都藏在蒸汽里。
江砚今年二十六岁,神经科学博士,中医世家第七代传人。一年前在美国实验室出了意外,脑部受伤,回国后就一直住在祖宅休养。他能背《黄帝内经》,记得每种药材的性味归经,可偏偏忘了程晚音是谁。
程晚音主动申请了对他的辅助治疗项目。名义上是医院安排的工作,其实她等这一天,已经整整三年了。
江家老宅的大门半开着,铜环上落了些灰。她抬手轻轻敲了三下,门“吱呀”一声被拉开,江父江淮站在门口,眉头微微皱着。
“程医生来了。”他语气淡淡的,目光扫过她手中的油纸包,“又带吃的?”
“顺路买的。”她笑了笑,“听说江砚最近睡得不太好,我准备了些舒缓的音频,今天试试看。”
江淮点点头,侧身让她进来。走廊窄窄的,两边摆着老旧的药柜,空气中飘着当归和茯苓的味道,陈年而安静。他跟在后面,一句话也不说,明显是在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江砚坐在天井边的藤椅上,身上披着件洗得发白的旧大褂,里面是一件素青色竹纹衬衫。他没抬头,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五帝钱,铜绿斑驳,边缘已经被磨得光滑。
“江先生。”程晚音走近两步,声音平稳,“我是医院派来协助您恢复的音乐治疗师,姓程。”
他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清冷,没什么情绪:“哦。”
“今天想先做个声波频率测试,看看听觉神经的反应。”她说着,打开随身的小设备,指尖轻轻一点,一段《春江花月夜》的前奏缓缓流淌出来。
江砚皱了皱眉,但没有阻止。
琴声很轻,像雨滴落在池塘里。程晚音悄悄看着他的左手——那只手正一下一下地敲着膝盖,节奏精准,和曲子完全同步。这个动作太熟悉了。小时候她在琴房练这首曲子,他总站在门外听,手就这样打着拍子。
她喉咙一紧,却还是面不改色。
“接下来为您做眼部热敷,有助于缓解视神经疲劳。”她拿出一条温热的毛巾,慢慢靠近他的脸。
动作很轻,怕吓到他。指尖不小心擦过他额角那道浅浅的疤——那是实验室爆炸留下的。就在她收回手的一瞬间,江砚忽然伸手,轻轻抓住了她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