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章 青灯映书卷,梅钗许平生

三日后的清晨,阿沅刚到客栈,就见陈忠提着一个食盒来找她:“沈姑娘,这是我家先生让给你带的,说给你家人补补身子。”

阿沅接过食盒,只觉得沉甸甸的。回到家打开一看,里面竟有半斤川贝、两斗糙米,还有一件给阿福的粗布短褂 —— 川贝是治肺痨的良药,一两就要两百文,她攒了半个月的钱都买不起。

周氏拿着川贝,眼泪止不住地流:“阿沅,这是谁给的?咱们可不能平白受人恩惠。”

“是客栈里住的一位先生,” 阿沅含糊道,“先生心善,见咱们家难,就多帮衬了些。” 她没说苏文渊的身份,怕家人多想,也怕这份善意会像泡沫一样很快消失。

从那以后,苏文渊常借 “研墨需热水” 的由头,叫阿沅去东厢房送水。他从不提帮忙的事,只问她 “家中弟妹可还安好”“阿秀的荷包绣得怎么样了”。阿沅起初很拘谨,后来见他待人温和,说话时总带着笑意,也渐渐敢和他多说几句话。

一日,苏文渊见阿沅洗衣时,总眯着眼看石板上的账单 —— 那是刘屠户让她记的洗衣件数,她不识字,只能靠画圈来数,有时数错了,还要被刘屠户骂。苏文渊便从书桌上拿起一张纸,用毛笔写下 “一、二、三”,教她认读:“这个是‘一’,代表一件衣服;这个是‘二’,代表两件…… 你看,‘三’就像三根横放的柴火,很好记。”

阿沅看着他修长的手指在纸上滑动,笔尖落下时,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心里泛起一阵细密的暖意。她想起母亲教她绣活时的模样,便趁苏文渊外出查案时,悄悄把他磨破袖口的长衫拿回来,用青线仔细缝补 —— 她怕苏文渊嫌弃,特意选了和长衫颜色相近的线,还在袖口内侧绣了一朵极小的兰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苏文渊回来后,穿上长衫,手指无意间摸到袖口的针脚,愣了愣。他低头仔细看,才发现那朵淡青色的兰花,嘴角顿时露出一抹浅笑。此后无论去哪,他都只穿这件长衫,连陈忠劝他换件新的,他都摇头:“这件穿着舒服。”

五月初五端午那天,苏文渊给阿沅送了一个香囊。青布面上绣着艾草纹样,针脚不算精致,却看得出来很用心,里面装着艾草和雄黄,闻着有淡淡的清香。“端午戴香囊,可避邪祟,” 他把香囊递到阿沅手里,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阿沅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脸颊瞬间红得像熟透的桃子。

“先生,我……” 阿沅低下头,攥着香囊的手指微微发抖。

“阿沅,” 苏文渊轻声打断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你不必怕我。贵人与婢子,不过是命不同,心却是一样的。你善良、坚韧,比那些养在深闺里的小姐更可贵。”

阿沅的心跳得飞快,像要从喉咙里跳出来。她知道自己不该对这位京官先生动心,可那份温柔与关怀,就像暗夜里的光,让她忍不住想要靠近。

六月初,苏文渊查完粮荒案 —— 他查出临安知府贪污了朝廷拨下的赈灾粮款,百姓饿死数十人,皆是因此。临行前的傍晚,苏文渊在客栈后院的柳树下找到阿沅,手里拿着一支银钗,钗头是一朵雕刻精致的梅花,银质的花瓣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