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快脚步,赶到了位于西单的北平第二中学。校门口的老槐树叶子已经落光了,光秃秃的枝桠上挂着一个铁皮铃铛,风一吹就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走进教室时,早读课已经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大声朗读课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声音此起彼伏,暂时驱散了街上的喧嚣。赵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课本,却怎么也读不进去。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游行学生的身影,浮现出报纸上“九一八事变”的头条新闻,心里像压着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
“赵刚,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同桌李雪捅了捅他的胳膊,小声问道。李雪是个梳着齐耳短发的姑娘,眼睛很大,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性格很开朗,是班里为数不多敢和男生大声说话的女生。
赵刚摇了摇头,低声说:“没什么,就是有点不舒服。”
李雪看了他一眼,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苹果,塞到他手里。苹果不大,表皮上还有几个褐色的小斑点,却是洗得干干净净的:“我娘给我带的,你吃吧,吃了就舒服了。我娘说苹果能开胃,读书人就得多吃点好的。”
赵刚接过苹果,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李雪的家境也不好,父亲在一家纺织厂当工人,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把苹果递了回去:“你自己吃吧,我不饿。”
“让你吃你就吃,哪来那么多废话。”李雪瞪了他一眼,又把苹果塞到他手里,语气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决,“你要是不吃,我就扔了。”
赵刚无奈,只好把苹果揣进怀里。他看着李雪认真读书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头发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些什么,不让像李雪、王大壮这样善良的人再受委屈,不让这片土地再遭践踏。
日子一天天过去,冬天来了,北平的天气越来越冷。西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疼得厉害。赵刚每天依旧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单程就要走一个多小时,鞋子磨破了底,他就用布条包着脚继续走。只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专注于读书,课间休息时,他会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放学后,他会绕到报栏前,把当天的报纸从头到尾看一遍,哪怕只是零星的片段,也能让他了解到外面的局势。他还偷偷从校外的书店里买了一些进步书籍,像《少年中国说》《革命军》之类的,藏在书包最底层,晚上回到家,等父母睡熟了,就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偷偷阅读。
一天放学后,赵刚正准备收拾书包回家,李雪突然拉住了他的胳膊:“赵刚,你跟我来,有个好地方带你去。”
“去哪啊?我得早点回家,我娘还等着我吃饭呢。”赵刚疑惑地问,手里还攥着没收拾好的课本。
“到了你就知道了,保证不会耽误你回家吃饭。”李雪神秘地笑了笑,眼睛弯成了月牙,拉着他就往学校后面的小巷里走去。
小巷里很安静,两边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枯萎的爬山虎,只剩下褐色的藤蔓紧紧贴在砖墙上。李雪带着赵刚走到一扇小门前,门上挂着一个破旧的木牌,上面写着“李宅”两个字,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她敲了敲门,门很快开了,一个穿着长衫的年轻人探出头来,他的头发有些凌乱,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很亮。看到李雪,他点了点头:“进来吧,就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