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惜什么?”我追问。

“可惜高考前出了车祸,没去成考场。”林小满低下头,用笔戳着草稿纸,“听说他本来是稳上南大的,我们班主任总拿他的错题本当范本,说‘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态度’。”

我的心猛地一沉,翻到错题本最后一页,那张准考证复印件上的照片,确实和林小满描述的重合。原来这个认真到把“-1的平方”记三遍的男生,最终没能走进考场。

复读的日子像台被上紧发条的钟。每天早上五点半,我踩着露水去教室,把周延的错题本摊在桌上,一道一道研究他的批注。他的英语作文里,有篇写的是“坚持”,结尾处用红笔写着:“就像观星,再暗的星,盯久了也能看到轨迹。”

我开始学着他的样子整理错题。数学里的解析几何,我会在旁边画个小太阳,标注“计算时先检查韦达定理”;物理的电磁题旁,贴上周延剪的小漫画——一个小人被电场线绊倒,旁边写“注意电场方向!”。

第一次月考,我的名次从班级中下游冲到了前二十。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表扬我,说“看到了明显的进步”,我望着窗外的银杏叶,突然想起周延夹在本子里的那片,大概是从学校的银杏树上摘的。

林小满偶尔会借我的错题本看,每次都小心翼翼地翻:“周延的字真好看,你看他连涂改都很少。”她指着一道化学错题,“这里!他写‘硫酸根的检验要先加盐酸’,跟我们老师说的一模一样!”

有次她突然问:“你说,周延没能参加高考,会不会很遗憾?”

我想起本子里那篇《My Dream》,结尾处被红笔描了三遍的“南京大学天文系”,轻声说:“肯定会。”

“那你要加油啊。”林小满看着我,眼睛亮晶晶的,“说不定你能替他去看看呢。”

这句话像颗种子,落在我心里。从那天起,我把南京大学的校徽打印出来,贴在周延的错题本上。每天刷题累了,就看看那行“粗心是借口,本质是不熟练”,仿佛能听见周延在说“别偷懒”。

冬天第一场雪落下时,我在周延的错题本里发现了张折叠的纸条。藏在最后一页的夹层里,展开后是张手绘的星图,标注着猎户座的位置,旁边写着:“2018年1月15日,观测到猎户座大星云,肉眼可见的雾状光斑,像上帝打翻的牛奶。”

日期下面,有行极轻的铅笔字,几乎要被磨掉:“想带喜欢的女生一起看。”

我捏着那张星图,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这个把错题本整理得一丝不苟的男生,心里也藏着这样柔软的期待。他一定在某个雪夜,站在学校的操场上,仰着头数星星,想着高考后要做的事。

春节放假前,复读班组织去市一中交流。走进他们的教学楼,我一眼就看到了走廊里的光荣榜,最上面的照片栏里,有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笑起来露出小虎牙——正是周延。

旁边的介绍写着:“周延,2018届学生,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保送南京大学资格获得者。”

林小满站在我旁边,轻声说:“他出事那天,就是去拿保送通知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