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记得她说这话时撇着嘴的样子。

夜里十一点,餐厅后厨,我的手泡在冰冷的水里,指尖已经起皱。

盘子一个接一个,永远洗不完。

老板说再加两小时,多给五十。我点头,儿子想要的那双球鞋要一千二。

“妈,你不懂,这是限量款。”

回家时凌晨一点,公交车早已停运。

我走了四十分钟的夜路,省下打车钱,可以多买点肉。

床垫下面有个蓝色的账本。

每一页都写满了数字赵卫国给的家用,一分不差地记录。

米面油盐,水电煤气,孩子的学费,家里的开销我从不乱花一分钱。

“你看看你,穿的什么破衣服,像个保姆。”赵卫国经常这样说。

我不告诉他,那件新外套的钱,我拿去给女儿买了她想要的化妆品。

“妈,你的手机也太老了吧,屏幕都碎了。”女儿嫌弃地看着我的手机。

那是赵卫国换新手机后给我的旧款。屏幕摔碎了一角,但还能用。

修屏幕要两百块,够买一周的菜钱。

“妈,我饿了。”

这是儿子对我说得最多的话。

不是“妈,你辛苦了”“妈,今天过得怎么样”。

只是“妈,我饿了”。

我的生日那天,我做了一碗长寿面。

没有人记得,赵卫国加班,女儿去同学家玩,儿子在房间打游戏。

我坐在餐桌前,看着那碗面条慢慢变凉。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就没有?”

女儿的这句话像魔咒一样,在我脑中回响。

我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只为了让她“和别人一样”。

可我呢?

我什么时候问过:“别人都有的幸福,为什么我就没有?”

黑暗中,我看到自己像蜡烛一样,一点点燃烧,融化。照亮了他们的路,却把自己烧成了灰烬。

我的人生账本,写满了付出,却没有一笔回报。

女儿拿到新手机的那天,连声谢谢都没有。

她只是说:“终于不用再丢人了。”

儿子穿上新球鞋,第一句话是:“我同学的是限量金标,这个只是普通版。”

赵卫国从不问我累不累。他只会抱怨饭菜不合口味,衣服没洗干净。

我曾经以为,爱是付出,是牺牲。

我以为只要我足够爱他们,他们就会爱我。

多么可笑的想法,在这个家里,我不是人,我是工具。

是扫地机器人,是洗碗机,是提款机。坏了就换,旧了就丢。

我的手指无力地抓着后备箱的内壁。血已经干了。指甲全部断裂。

我不再挣扎了。

为什么要活着?为了继续被利用?为了继续燃烧自己,照亮那些永远看不见我的人?

黑暗突然变得温柔。它像一床厚重的被子,包裹着我疲惫的灵魂。

我太累了。

这或许是最好的解脱。

不用再起早贪黑。不用再省吃俭用。不用再忍受嫌弃的眼神。不用再听那句“别人都有,为什么我就没有”。

我闭上眼睛,感受着生命一点点流逝。

有人说临死前会看到走马灯。

我看到的不是美好回忆,而是一本燃烧的账本。

每一页都写满了我的付出,每一页都在无声地控诉。

原来,它们什么都不是。

我的一生,就像那本账本,燃烧殆尽,只剩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