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优三岁那年,弟弟祁阳出生了。村里人都说,这下祁家有后了,祁建国却没觉得有啥不一样,照样把祁优扛在肩膀上,带着她去田埂上看青蛙,去小河边摸螺蛳。王秀兰总说他惯着闺女,祁建国就嘿嘿笑:“优优是姐姐,得让着她。”祁优确实像个姐姐的样子。祁阳小时候体弱,经常哭,祁优就坐在摇篮边,用小勺子给弟弟喂米汤,还哼着从妈妈那里学来的童谣。有时候祁阳把她的布娃娃扯坏了,她也不生气,只是默默地把娃娃的胳膊缝好——那是她五岁生日时,祁建国用攒了半个月的零钱从镇上买的,是她最宝贝的东西。六岁那年,祁优该上小学了。村里的小学就在村头,是几间破旧的瓦房,黑板是用墨汁刷的,一到下雨天就漏雨。祁优第一天上学,王秀兰给她梳了两个羊角辫,扎着红色的蝴蝶结,还塞给她一个煮鸡蛋。祁优背着妈妈用旧布缝的书包,里面装着一本语文书、一本数学书,还有一块用手帕包着的橡皮。她在教室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同桌是个男孩,叫陈默。陈默比祁优大一岁,是村里陈木匠的儿子,皮肤黝黑,眼睛很大,却不爱说话,总是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画。祁优第一次见他,就觉得他像田里的小泥鳅,滑溜溜的,却很结实。有一次,班里的调皮鬼抢了祁优的橡皮,还把她的书包扔在地上。祁优急得快哭了,陈默突然站起来,走到那个调皮鬼面前,把书包捡起来,递给祁优,然后瞪着那个调皮鬼,没说话,却吓得那个调皮鬼不敢再动。从那以后,祁优就觉得陈默是个很厉害的人,总跟着他一起玩。他们一起在麦浪里奔跑,祁优的羊角辫在风里飘,陈默就跟在她后面,手里拿着刚摘的野蔷薇;他们一起在小河边摸鱼,祁优负责看桶,陈默负责下水,每次都能摸上来几条小鲫鱼,带回家给祁阳熬汤;他们一起在放学的路上背书,祁优背不好乘法口诀,陈默就用小石子在地上摆,一个一个地教她。祁优七岁那年的夏天,淮河又涨水了。村里的人都搬到了村后的高地上,祁建国和王秀兰忙着搬家里的东西,祁优就带着祁阳和陈默在高地边上玩。那天下午,天阴得厉害,风很大,祁优看到河里的水越涨越高,把村头的老槐树都淹了一半。陈默突然拉着她的手,往河边跑:“我爸的工具箱还在屋里!里面有他的锯子和刨子!”祁优跟着他跑,水已经漫到了膝盖,冰凉的河水打着旋儿,像是要把人卷走。陈默的家在河边,屋里已经进了水,工具箱放在桌子上,还没被淹到。陈默爬上桌子,把工具箱抱下来,递给祁优,然后拉着她的手往回跑。就在他们快到高地的时候,一个浪头打过来,祁优脚下一滑,差点摔倒,陈默紧紧地抱住她,自己却被石头绊倒了,膝盖磕出了血。祁优吓得哭了,陈默却笑着说:“没事,一点都不疼。你看,工具箱没湿。”他的膝盖上全是泥和血,却笑得很灿烂,像雨后的太阳。那天晚上,王秀兰给陈默包扎伤口,祁建国摸着陈默的头说:“这娃,胆子大,以后肯定有出息。”祁优坐在一边,看着陈默膝盖上的绷带,心里暗暗想:以后我要保护陈默,就像他保护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