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辞了客服工作,跟着陈姐做电商代运营,专接小商家的单子。白天跑市场看货,晚上学数据分析,把之前被骗的经历当成“社会课”。她不再穿平价卫衣牛仔裤,换成剪裁利落的衬衫和半身裙,说话做事干脆利落,遇到难缠的客户,能笑着把对方的需求拆解成方案,再把价格谈得一分不少。有人说她“变现实了”,她只说“上海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一年后,林晓星在静安寺附近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手下有五个员工。她去参加行业峰会时,再次遇到了周明宇。
此时的周明宇变了不少,没了之前的浮夸,穿一身合身的西装,手里拿着融资计划书,和投资人聊得头头是道。他看到林晓星,愣了一下,主动走过来:“好久不见,你……变化很大。”林晓星没像以前那样躲开,反而伸出手:“周总,久仰。听说你现在做跨境电商,我们工作室刚好有供应链资源,或许能合作。”
没人知道,这场“合作”是林晓星的“局”。她早就查清,周明宇的新公司靠倒卖临期护肤品起家,还在偷逃税款。她故意放出“有低价进口美妆货源”的消息,引周明宇签合同,再把他的违规证据悄悄交给税务部门和市场监管局。
就在周明宇以为能赚一笔大钱时,公司被查封,账户被冻结。他找到林晓星,红着眼问“你为什么要针对我”,林晓星靠在办公椅上,看着窗外的静安寺:“当初你骗我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为什么?不过现在,我不是来报复你的。”她递过去一份文件,“我知道你手里还有几个稳定的海外客户,我工作室缺个懂跨境渠道的人,你要是愿意从头学,我给你开底薪八千,绩效另算。”
周明宇愣住了。他以为林晓星会让他身败名裂,却没想到是这样的“台阶”。后来他才知道,林晓星查过他的背景:父母早逝,被亲戚轮流寄养,小时候穷怕了才想靠“装富二代”找存在感,诈骗的钱有一半给了生病的奶奶。
周明宇留在了林晓星的工作室,从最基础的订单核对做起。他不再说大话,每天加班到深夜学供应链知识,遇到不懂的就问林晓星,偶尔会红着脸说“以前我真不是人”。林晓星也不再提过去,只在他出错时说“下次注意”,但会在他奶奶复诊时,悄悄帮他订好医院的专家号。
半年后的公司年会上,林晓星作为老板致辞,说“感谢所有不放弃的人,也感谢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经历”。下台时,周明宇递过来一杯香槟,小声说“其实我知道,你早就原谅我了”。林晓星笑着碰了碰杯子:“不是原谅,是我们都长大了。”
窗外的上海夜景依旧璀璨,只是这一次,林晓星不再是仰望光的人,她自己成了光;而周明宇也不再是靠伪装获取关注的“渣男”,他在脚踏实地的生活里,找到了真正的价值。没人知道他们未来会不会在一起,但所有人都觉得,这两个从“泥泞”里爬起来的人,早已有了别人不懂的默契——那是吃过亏、摔过跤,却依然选择相信“变好”的勇气。
年会结束后,上海的冬夜飘起了细雪,细碎的雪花落在静安寺的琉璃瓦上,很快融成一片湿润的水光。林晓星裹紧大衣站在酒店门口等车,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就见周明宇举着一把黑色雨伞追上来,伞面稳稳罩在她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