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入秋后的一个雨天,巷子里的青石板路泛着水光。林未正坐在书店里煮茶,门帘被轻轻掀开,带进一阵潮湿的风。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男人站在门口,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肩上还扛着一个沉重的工具箱。

“请问,这里能避会儿雨吗?”男人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眼神里满是疲惫。

林未连忙起身:“快进来吧,外面雨大。”他给男人倒了一杯热茶,“先暖暖身子。”

男人接过茶杯,双手有些颤抖。他叫周强,是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今天下班路上遇到大雨,看到书店亮着灯,就想进来避一避。“谢谢你啊,小伙子。”周强喝了口茶,叹了口气,“这天气,想家了。”

林未看着他,轻声问:“家里人在老家?”

周强点了点头:“老婆和孩子都在乡下,我出来打工快两年了,就过年回去过一次。孩子今年该上小学了,我还没见过他背上书包的样子。”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男孩,两人笑得很开心。

“想给他们写封信吗?”林未指了指桌上的信纸和笔,“我这里有邮票,写好就能寄出去。”

周强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他拿起笔,却迟迟没有落下,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我没怎么读过书,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林未笑了笑:“就写你想说的话,比如今天下了雨,你在书店避雨,喝了一杯热茶,很想念他们做的饭菜,想知道孩子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好好学习。”

周强听了,慢慢拿起笔,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他的字歪歪扭扭,有些笔画还重叠在一起,可每一个字都写得很认真。信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单的问候和思念——“老婆,我在这里很好,工地上的活不重,你别担心。孩子该上小学了,你要多督促他学习,别让他贪玩。我下个月发了工资,就寄钱回去,等过年,我一定早点回去陪你们。”

信写好后,林未帮他贴上邮票,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把信投进邮筒。“谢谢你,小伙子。”周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写完这封信,心里舒服多了。”

从那以后,周强经常来书店。有时是来寄一封信,有时是来喝一杯茶,和林未聊聊天。他说,每次寄完信,就觉得离家里又近了一步,仿佛老婆和孩子已经收到了他的思念。

这天,周强兴高采烈地来到书店,手里拿着一封回信。“我老婆回信了!”他激动地说,把信递给林未看,“她告诉我,孩子上学很乖,老师还表扬了他。家里的庄稼长得很好,等秋收了,就给我寄点新米过来。”

林未看着周强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那封看似普通的信,不仅传递了周强的思念,也给了他继续努力的动力。

随着“时光邮筒”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老巷。有背着画板的学生,想把邮筒和老巷画进画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想在这里寄一封写给故友的信;还有年轻的情侣,想把彼此的誓言写在信里,寄给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