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09-21 02:36:00

那时的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我年轻、漂亮,身边从不缺追求者:

有开公司的老板,出手阔绰,送我的香水都是巴黎直邮的;

有搞艺术的画家,浪漫多情,能为我写一整夜的情诗;

还有留洋归来的学者,温文尔雅,谈吐间尽是我听不懂的异域风情。

而陈明远呢?他只是个普通的中学物理老师,每天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骑着一辆叮当作响的旧自行车上下班。

他的生活里只有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最多再加上给我做早餐、洗衣服、收拾屋子。

他不会说甜言蜜语,不会送昂贵的礼物,甚至连陪我看一场电影,都会因为惦记着第二天的实验课而频频看表。

这样的平凡,让我感到窒息。在我眼里,陈明远就像一杯白开水,解渴,却毫无滋味。而我想要的,是红酒的醇厚,是咖啡的浓烈,是那些能让我心跳加速、让我觉得自己“活着”的刺激。

离婚后,我几乎是立刻就投入了新的恋情,和那个开公司的老板走到了一起。

老板带我去高级餐厅吃西餐,去国外度假,给我买名牌包和珠宝。

我沉浸在这种众星捧月的生活里,把陈明远和那段平淡的婚姻,彻底抛在了脑后。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老板在一家高档西餐厅吃饭,邻桌恰好坐着陈明远。

他还是穿着那件灰色衬衫,面前摆着一份最便宜的意面,正低头慢慢吃着。

看到我,他愣了一下,然后礼貌地笑了笑,点了点头。

老板注意到我的目光,顺着看过去,轻蔑地撇了撇嘴:“那是谁?你的老朋友?”

我赶紧收回目光,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嫌弃:“一个以前的同事,不太熟。”

我甚至没敢和陈明远打招呼,怕他身上的“平庸”沾染到自己。

后来,我又换了几个男友。和画家在一起时,我体验了一把“艺术家的爱情”,浪漫是真浪漫,可随之而来的还有无休止的争吵和画家的喜怒无常;

和学者在一起时,我享受了被人崇拜的感觉,可时间久了,又觉得对方的刻板和无趣比陈明远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像个贪心的孩子,总觉得下一颗糖会更甜,于是不停地追逐,不停地放弃。

我换了更大的房子,开了更好的车,穿了更贵的衣服,身边的男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内心的空洞却越来越大。

有时在深夜,我从一场热闹的派对回来,推开门,迎接我的只有冰冷的空气和空旷的房间。

这时,我会莫名地想起陈明远,想起他在我深夜归来时,总会在客厅留一盏暖黄的灯;

想起我胃痛时,他会默默端来一杯温热的姜茶;

想起我发脾气摔东西时,他从不和我争吵,只是等我气消了,再默默收拾好残局。

可这些念头,总是被我很快压下去。我告诉自己,那些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恩小惠,是平庸男人用来留住女人的手段。

我想要的是大富大贵,是轰轰烈烈,这些琐碎的温暖,算得了什么?

离婚五年后的那次偶遇,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我挽着新男友,一个比我小十岁的雕塑家——的手臂,刚从奢侈品店出来,身上穿着雕塑家送我的昂贵皮草。

就在街角的菜市场门口,我撞见了陈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