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看中的,就是他这个“漂亮废物”的人设。
“她还给了我这个。”姜明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我。
名片上写着:【《猛男改造营》制片人,王琳】。
“王制片说,让我明天带着监护人,去公司签合同。”姜明补充道。
“监护人?”我皱了皱眉。
“她说我刚满二十,家里要是不放心,可以一起来。”
我明白了。
这是节目组的套路。他们看中了姜明这块璞玉,但又怕他这种素人不懂规矩,或者家里人难缠,所以想提前见一下,探探底。
“行,我知道了。”我收下名片。“你今天的表现不错,值得奖励。说吧,想吃什么?五十块钱以内的。”
姜明:“……姐,我们合同里那十万块签约金……”
“那是公司的钱,不是你的钱。”我无情地打断了他,“在你为公司创造出足够的价值之前,你的一切开销,都必须进行成本控制。走吧,去吃隔壁那家兰州拉面,我请你加个蛋。”
7
第二天,我独自一人去了星辰娱乐。
姜明被我关在了出租屋,让他对着镜子练习微笑。
星辰娱乐的总部,在寸土寸金的CBD,整整一层楼,装修得气派非凡。
我穿着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唯一一套还算体面的职业装,走进了制片人王琳的办公室。
王琳大概三十多岁,一头利落的短发,妆容精致,眼神锐利。她就是那种在名利场里摸爬滚打多年,一眼就能看透你几斤几两的人。
她打量了我一下,似乎对我这个“监护人”的年轻和寒酸,有点意外。
“你好,姜小姐。请坐。”她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王制片,你好。”我没有坐,而是直接走过去,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放在了她的办公桌上。“这是我为姜明做的初步市场定位和发展规划,你可以先看一下。”
王琳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我会来这么一出。
她拿起那份我用了一晚上时间,结合了近百个选秀案例分析,做出来的PPT打印稿,看了起来。
我的规划书里,没有谈任何感情,通篇都是冰冷的数据和商业逻辑。
我将姜明定义为“极致反差感养成系偶像”。
前期,主打“漂亮废物”人设,利用他的“清澈的愚蠢”和肉眼可见的“菜”,来制造话题和笑点,吸引第一波“黑粉”流量。
中期,通过节目组的“魔鬼训练”,让他产生“被迫成长”的迹象。比如,哭着跑完五公里,或者笨手笨脚地学会了搭帐篷。这种微小的进步,会激发观众,尤其是妈粉的“养成”快感,实现“黑转粉”的第一步。
后期,在他稍微有了一点实力,但又没那么强的时候,安排一个“美强惨”的剧本。比如,被其他选手排挤,或者带伤坚持比赛。这样,就能彻底提纯粉丝,完成最终的角色塑造。
整套方案,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地踩在了当下观众的嗨点上。
王琳看得越来越入神,眼神也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惊讶,最后,是掩饰不住的欣赏。
她放下文件,重新看向我,目光里,已经没有了丝毫的轻视。
“姜小姐,”她开口道,“恕我直言,你……真的是姜明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