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小满也试着“卷”了起来——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公司,晚上跟着大家一起加班,周末也抱着电脑看行业报告。但没过多久,她就撑不住了:连续熬夜让她的皮肤变得很差,黑眼圈重得像熊猫,工作效率也越来越低,写的文案频频出错。

有一天,她加班到12点,走出写字楼时,看到张悦也在楼下。张悦递给她一根冰棍:“别跟着别人瞎卷,没用。”林小满咬着冰棍,不解地问:“可是大家都在卷,我不卷,会不会被淘汰?”

“淘汰你的不是‘不卷’,而是‘没价值’。”张悦望着远处的灯光,缓缓说道,“小李天天加班,但他写的文案转化率一直上不去;小赵学了很多新词,但落地的方案没一个成的。职场里,看的是‘结果’,不是‘苦劳’。”

张悦告诉她,自己刚入职时,也跟着别人一起“卷”,后来发现,与其把时间花在“装忙碌”上,不如沉下心来提升“核心能力”——比如她花了三个月,研究透了小红书的算法,写的文案转化率比别人高30%;她还主动学习了“数据分析”,能从后台数据里找出用户的“隐藏需求”,这才成了部门里的“核心骨干”。

“找到自己的节奏,把时间花在‘提升价值’上,比跟着别人瞎卷有用得多。”张悦拍了拍她的肩膀,“你不是擅长写‘故事性文案’吗?那就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去学你不擅长的‘数据分析’‘私域运营’。”

那天之后,林小满不再跟着别人“卷”。她每天按时上下班,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研究“故事性文案”——她去看用户的真实评论,把他们的“使用痛点”写成小故事;她去拆解爆款文案的“叙事结构”,总结出“开头抓痛点、中间讲场景、结尾给福利”的模板;她还主动跟销售组沟通,收集用户的真实反馈,把这些反馈写成“用户证言”,放进文案里。

慢慢地,她写的文案转化率越来越高——有一篇关于“敏感肌护肤”的文案,不仅点赞量破万,还带来了500多单的成交。部门例会上,李姐特意表扬了她:“林小满的文案,很有‘人情味’,这是我们组最缺的东西。”

林小满终于明白,职场不是“比谁更忙”,而是“比谁更有价值”。与其在“内卷”中消耗自己,不如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把它打磨成“不可替代”的武器——这才是职场突围的关键。

第六章 面对“职场PUA”,学会说“不”

入职一年后,林小满成了部门里的“骨干”,负责的项目越来越多。但麻烦也随之而来——部门里新来的实习生,什么都不会,李姐却把实习生的工作全推给了林小满:“你是老人了,带带新人是应该的。”

一开始,林小满还耐心地教实习生写文案、做报表。但渐渐地,她发现,实习生越来越“懒”——不仅不主动学习,还把所有工作都推给她:“小满姐,这个文案我写不出来,你帮我写吧;小满姐,这个报表好复杂,你帮我做吧。”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实习生写的文案出了错,被李姐批评,却反过来诬陷林小满:“是小满姐没教我,她只给了我模板,没告诉我要审核话术。”李姐不分青红皂白,又批评了林小满一顿:“你带新人不用心,怎么当前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