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心里一紧,从包里掏出那只青铜渔铃,递到阿婆面前。阿婆接过渔铃时,手突然剧烈发抖,渔铃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她的眼泪毫无预兆地砸在石桌上,溅起细小的水花:“这是我姐姐的渔铃,当年她跟着渔船走后,就再也没回来过。我找了它四十多年,没想到今天能再见到。”

第二章 青铜铃的秘密

阿婆擦干眼泪,拉着我坐在竹椅上,缓缓说起往事。她叫林阿珠,是我外婆林阿月的亲妹妹。“1982 年那阵台风,来得特别凶,村里的渔船几乎都被掀翻了。你外婆当年跟着林船长的船去运货,出发前还来我家,说等她回来,就教我唱她新学的渔歌。可谁知道,那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阿珠阿婆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手指反复摩挲着渔铃上的刻字,“后来有人说船沉了,你外婆也没了;还有人说她跟着外乡人跑了,嫌弃我们渔村穷。可我知道,你外婆不是那样的人,她那么恋家,怎么会丢下我不管。”

我追问外婆更多的事情,阿珠阿婆起身走进昏暗的里屋,过了好一会儿,抱着一个掉漆的红木匣子出来。匣子上雕着海浪图案,铜锁已经生锈,阿婆用钥匙打开匣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一本泛黄的日记和几张老照片。照片已经有些褪色,其中一张里,外婆扎着两条麻花辫,穿着干净的靛蓝大裾衫,站在渔船甲板上,手里紧紧握着那只青铜渔铃,笑容灿烂,比身后的阳光还要耀眼。另一张照片里,外婆和阿珠阿婆站在村口的榕树下,两人都簪着花,亲密地挽着胳膊。

“这是你外婆的日记,她走后,我一直把它藏在这里,怕被人弄丢了。” 阿珠阿婆把日记递给我,指尖的温度透过纸张传递过来。我小心翼翼翻开,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第一页的日期是 1981 年 5 月 20 日:“今天阿穗她阿公送了我这只渔铃,说渔铃能保佑出海的人平安归来。可我总觉得,最近这船不太对劲,林船长看我的眼神,也怪怪的。”

我一页页仔细翻看,日记里大多记录着外婆在渔船上的生活,有捕鱼的辛苦,也有和船员们相处的快乐。可翻到 1982 年台风夜那页,字迹突然变得潦草,墨水还晕开了不少,显然是写的时候情绪很激动:“林船长要运的不是渔货,是走私的古董!我不肯帮他记账,他就威胁我,说要是我敢说出去,就把我扔进海里喂鱼。阿珠,要是我没回来,你一定要找到我的孩子,告诉她,娘不是故意丢下她的……” 后面的字迹被泪水晕得模糊不清,再也辨认不出来。

“我母亲叫林念月,是外婆离开后三个月出生的。” 我声音有些哽咽,说出了埋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话音刚落,一直沉默的阿穗突然抓住我的手,她的指尖冰凉,眼神里满是震惊:“我阿嬷说,我母亲也是 1982 年出生的,可她生下来没几天,就被人抱走了,只留下一块绣着‘月’字的手帕。我一直以为我没有亲人,没想到……” 阿穗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块叠得整齐的蓝布手帕,手帕边缘有些磨损,上面用白丝线绣着的 “月” 字,和外婆日记里的字迹一模一样。

阿珠阿婆听到这里,突然捂住胸口,呼吸变得急促,脸色也苍白起来。阿穗连忙给阿婆递水,拍着她的后背顺气。过了好一会儿,阿婆才缓过来,声音颤抖地说:“当年你外婆走后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怀了孕。可孩子生下来的第二天,林船长的人就找上门,说要把孩子带走,还威胁我不准说出去。我找了四十多年,哭了无数次,原来阿穗就是我的外孙女!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