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仪仗”二字,宁温冉眉头一跳,当今能用上仪仗的皇亲寥寥可数。
他胡乱想到江南科举之事,顿时心乱如麻。
俞氏同样也是一脸拿不定主意,宁家虽是殷城中的官宦世家,却也没有迎过摆仪仗而来的大人物。
站在他们身后的宁知晚倒是十分冷静,她细想过朝中能用得上仪仗的贵人之后,清眸中闪过莹莹光芒。
当真是及时雨!
见他们二人心神不宁,小厮又催促道:“老爷、夫人可得快些,莫要让贵人等急了。”
他们两人才如梦醒来一般,赶紧朝正门走去。
俞氏伸手一直摸着自己油亮的发髻,生怕自己有不整齐,唐突的地方。
守在门外的方嬷嬷向俞氏小声问道:“夫人,三小姐如何处置?”
俞氏脚步不停地答道:“先将她押回后院关着!”
宁府门前停着八人抬的软轿,轿上蒙着红纱,上绣金鸾。轿子后面跟着宫婢和太监、侍卫,足有二三十人。
他们执着孔雀羽做成的障扇,亦有捧着汗巾香炉的。
如此仪仗,足见天家威严。
宁温冉久经官场,一见便知来人的身份,当即跪下拜道:“参见长公主!”
俞氏由丫鬟冬儿扶着,听见长公主的名号,手指一颤,忙不迭地也跪了下去行大礼,“臣妇见过公主殿下!”
瑶月公主透过红纱瞧着跪拜的二人,声音含笑,却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雍容道:“二位请起,近来尊府中的三小姐可好?”
俞氏被冬儿扶起身,听到瑶月公主冷不丁问起宁知晚,没站稳的腿微微一软。
宁温冉还算镇定,拱手答道:“微臣谢过公主关心,我那女儿虽受了些风寒惊吓,却也并无大碍。”
在公主面前,他岂敢说真话!
他拱起合拢的掌心中沁出冷汗,心里暗道声,幸好!幸好没有一时气急,直接将那丫头押去尼姑庵里剃发。
谁能想到长公主会屈尊前来,问起三品侍郎府中庶出女儿之事。
红帐后面的长公主微微颔首,“如此,本宫也可放心了!在本宫府邸出了这等事,也是本宫失职,让宁家三小姐受委屈了!”
宁知晚断发明志的事情传遍了皇城,自然也传到了长公主的耳里。朝中党派众多,互相倾轧屡见不鲜。
江南考卷错录一案,她同样有所耳闻,宁家三小姐在这风口被人推入莲池,或许已牵扯到了朝堂中党羽相争之事。
她若不出面平息,私下争端兴许会愈演愈烈。如此长久下去,江山社稷岂会稳固?
“岂敢!这等小事,何劳公主殿下亲自过来!”宁温冉连忙说道。
瑶月公主摇着手中折扇只一笑,软轿一侧走出个打扮稍显贵气的宫婢,她端着手中的托盘走到宁温冉和俞氏的面前。
“这里面是玉如意一对,金累丝嵌宝头面一副,还有一盒暖香丸。”宫婢一一点明,讨巧的嘴说道:“公主想要宁家三小姐早日康复,觅得如意郎君。暖香丸由宫中秘方所制,滋补调养之余,还有润肤明肌之效。往常宫里只有贵妃和皇后才能用……”
俞氏听得咋舌,目光紧盯在那副累丝嵌宝的头面上。
头面用了珍珠和各色宝石,雕金的工艺非民间作坊能比。再则,玉如意也是难得一见的上等美玉,更别提只有娘娘才能用上的暖香丸!
俞氏是五等渝州县令之女,也是见过世面的。她暗中在宁家搜刮了不少珍品玩物,打算留给女儿做嫁妆,可是大大小小的物件合起来,也比不上这一顶金光璀璨的头面!
在俞氏瞠目的神色下,宫婢不紧不慢从袖子中拿出一块令牌,“凭着这块令牌能随意进出公主府,还请宁家三小姐亲自来收下。”
什么?俞氏震惊得回不过神!赏给了宁知晚这么多珍宝还不够?竟还要再给她一块公主府的令牌?
这……这岂不是要让她的风头盖过自己的女儿去了?
俞氏尖尖的指甲掐入手心,硬是用疼痛保持自己的冷静和端庄。
“知晚那丫头真是了不得……”俞氏扯了扯嘴皮,笑容透着一股酸意。早知就不该答应让她去公主宴,不知廉耻地落了一回水,没有将自己名声毁尽,反而大受嘉奖这是什么道理?
公主隔着红帐,娓娓道:“看得出宁家家风严谨,宁侍郎又以身作则,才能培养出三小姐这种固守贞洁,不慕荣华的好女儿!”
宁温冉心头一紧,掌心中的冷汗越发粘腻,嘴里谦虚道:“哪里,哪里!”
“还不快将三小姐请出来拜见公主!”宁温冉转过身,朝着俞氏身边的丫鬟命令道。
“是……奴婢这就去通知三小姐。”冬儿一惊,诚惶诚恐地应下。
“等等!将宁府所有的小姐都请出来。”
不一会,宁府门匾下站满了了人,在众人钦羡的目光中,宫婢将公主赏赐的礼物送到了宁知晚的手中。
宁秀妍美眸移向一旁,像是不屑去看,脸上淡淡的没有任何表情。
一旁的宁芳思脸上的嫉妒钦羡则展露无遗,嘴上半真半假地恭贺道:“三妹妹真是因祸得福呀!”
宁知晚举着托盘,跪下行礼,“臣女谢过公主!”
长公主亲自登门拜访过,宁家人再想动她,也得先掂量几分。
“上回参加宴会的宾客太多,本宫也没机会看清你的模样,你且近前来让本宫仔细看看。”对这位断然拒绝清玉候的宁家三小姐,长公主有几分好奇。
宁知晚依言靠近,抬起了面容。
端详片刻后,长公主出声道:“明眸皓齿,柔婉得体,宁侍郎好福气,教养出的女儿一个赛一个出众!上回春日宴没能为你选出合适良媒,本宫有愧在心。公主府与宁府相隔不远,你得了空闲可时常去府中陪本宫说说话。”言下之意,她会帮宁知晚考虑终身大事。
长公主三十未嫁,是当今圣上的亲妹妹,在晋国女子之中身份最为高贵。皇后见了她也要退避銮驾。
早年长公主曾亲临长河决堤救灾一事,让出自己口粮救济灾民,在皇宫内外素有美名。如今三十未嫁,皇上也说世上能配上子矜的男儿甚少。
圣上也曾赐过长公主二十多个美男,被长公主退回不说,还斥责皇帝胡闹。
三十多年不近男色,和善亲民,瑶月公主早已是天下女子贤德高尚的表率,也无人再催促她挑选驸马之类的俗事。
得瑶月公主一句赞扬,不用多久就能传遍天下。
宁知晚垂下眸光,似笑,这一回她是赌对了!一寸青丝,换一世美名,非常值得!
在宁知晚再次谢恩之后,长公主才收了仪仗起轿离开。
在黄昏斜阳下,宁知晚眯眸盯着远去的红帐,摩挲着指尖令牌。这块令牌,很快就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