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日子终究是不同了。

无需准点冲去幼儿园,不再被孩子的哭闹和母亲的唠叨填满夜晚,时间突然被凿出了一片未曾有过的空白。正是在这些独处的时刻,武汉之夜的记忆碎片总会不受控制地闪回。他略显局促的笑容,拥抱时他身上淡淡的烟味与洗衣液混合的气息,他说话时那种懒洋洋又带着点审视的语调——每一个细节都在寂静中被放大,带来一阵隐秘而酥麻的回味。

这感觉不坏,甚至很好地填补了那份突如其来的空旷感。

然而,这种愉悦并未持续太久。理智让她开始客观看待这场重逢可能带来的影响。

她注意到,顾开并没有在次日表现得过分热情。微信对话框安静地躺在列表里,没有过多的问候,也没有刻意提起前一天的经历。他像一阵清风,来得自然,去得也洒脱。

起初,这短暂的真空期让她心头掠过一丝极细微的失落,但旋即被她自己按捺下去。

很快,这种情绪就被一种更强大的认知所取代:这本来就是规则的一部分。

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如何用“积分”的理由拒绝了他的试探,也记得他是如何了然一笑,不再坚持。成年人之间的默契就在于,激情释放后,必须留给彼此足够的冷却距离。这是一种必要的“自我镇压”,是为了将短暂脱轨的热度迅速降温,确保这段关系能稳稳回到那条“安全”的、不越界的轨道上。

她甚至能想象出屏幕那端顾开的状态:他同样会回味,但绝不会放任自己沉溺。他的冷静,恰恰是对他们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的最大尊重。想到这里,那点微不足道的失落反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安心,甚至对此报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欣赏。她和他,果然是一类人。

苏真没有做任何徒劳的试探。她同样以沉默回应沉默,将全部精力投注于眼前的生活,仿佛那段插曲从未发生。她开始有计划地安排独处时间:翻开收藏已久的电影和播客,让有趣的内容充实自己;跟着健身视频锻炼身体,感受汗水带来的畅快。她必须撑住,这个家只是暂时散了,她得等到一切好转那天。

就在她逐渐适应这种克制节奏时,顾开的讯息突兀地闯了进来。发来的并非文字,也非问候,而是一张随手截下的视频截图,画面里是一个女孩咧嘴笑着。

附言只有三个字,带着他特有的轻松语气:

「像你不?」

苏真看着屏幕,愣了一下,随即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笑意缓缓从心底漫上来。

不问候不寒暄,就这么轻飘飘扔来个没头没脑的问题,他若无其事地把断了的线又接上了。

5 怀旧讯号

5 怀旧讯号

两人恢复联系后,默契地绕开了上次的微妙氛围。顾开提议不用微信,改用几乎被遗忘的QQ。苏真虽然不习惯这种延迟的反馈方式,却在每日多打开一个软件的过程中渐渐适应。意想不到的是,这种距离感反而让聊天变得轻松自在,甚至偶尔能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他们时常分享过去的记忆。苏真的QQ空间里存着顾开高中时的照片,设置为仅自己可见。照片中的少年随意地靠着椅背,双手枕在脑后,浑身散发着青春特有的慵懒气息。金边眼镜后的目光瞥向一旁,像是在出神,又像被什么有趣的事物吸引。简单的校服外套,利落的短发,青涩中已然透出几分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