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腮胡用力挣脱,恶狠狠地说:“小子,少管闲事!这是我们跟苏家的恩怨!” 老艄公也急了,挥舞着竹篙:“你们再闹,我就报警了!” 络腮胡忌惮景区的安保,狠狠瞪了我们一眼,对同伙说:“走!咱们在前面等!” 两艘竹筏渐渐远去,苏婉清才松了口气,向我道谢:“谢谢你,拾壹州。我看你一直在研究地图,也是来寻东西的?”
我拿出祖父的日记,翻开那页提到古亭的内容:“我在找家族信物,或许和你的青石符有关。” 苏婉清凑过来一看,突然指着日记里的一行字:“‘青石配青铜,闽越秘藏开’!我祖父也说过这句话,青铜镜应该在天游峰!”
竹筏停靠在观澜亭附近的岸边,我们谢过老艄公,快步向亭中走去。观澜亭由青石搭建,亭柱上刻着 “九曲环流归大海,一山耸翠接云霄” 的对联,亭中央的地面有一块松动的石板。我和苏婉清合力撬开石板,下面果然有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本封面写着 “武夷秘闻” 的古籍。
翻开古籍,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闽越王朝的秘史:“闽越王无诸铸青铜镜与青石符,为开启宝藏之钥,青铜镜藏于天游峰顶莲花座,青石符由苏家世代守护,二物相合,方得见秘藏真容。” 可后面的几页被人撕掉了,只留下 “和平古镇聚奎塔”“茫荡山宝珠岩” 等零散的字迹。
“我们得尽快去天游峰找青铜镜!” 苏婉清收起木盒,刚要动身,远处突然传来脚步声 —— 络腮胡竟然带着更多同伙追来了!我们来不及多想,沿着山间小路向武夷精舍的方向狂奔,身后的呼喊声越来越近,路边的树枝刮得手臂生疼,可我们不敢停下,只能拼命向前跑。
武夷精舍位于五曲隐屏峰下,是朱熹于南宋淳熙十年创办的讲学之地。远远望去,青瓦白墙的建筑群隐在翠竹间,透着一股书卷气。我们冲进精舍,只见一位白发老者正坐在院内的石桌前整理古籍,他抬头看到我们狼狈的模样,皱了皱眉:“你们是何人?为何如此慌张?”
“老人家,我们被坏人追杀,想借这里躲一躲!” 我喘着粗气说道。老者看了看我们身后,迅速起身:“跟我来!” 他带着我们走进一间偏殿,殿内摆满了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古籍。老者从书架后推开一道暗门:“这里是藏书阁的密室,你们先躲在这里,我去应付他们。”
密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苏婉清靠在墙上,还在发抖:“刚才太险了,还好有你。” 我拿出那本《武夷秘闻》,借着微弱的光线继续翻阅,突然发现书的最后一页有一个不起眼的印章,上面刻着 “拾氏藏书”—— 这竟然是我家的祖传古籍!
就在这时,密室门被轻轻推开,老者走了进来:“他们走了,不过肯定还会再来。我姓陈,是武夷精舍的守书人,你们手里的古籍,是当年朱熹的弟子拾氏先祖所著,珍贵得很啊。” 陈老看着我们:“你们要找青铜镜,得先过天游峰的‘一线天’机关,那里狭窄陡峭,只能容一人通过,最容易遇到埋伏。”
陈老给我们画了一张天游峰的路线图,还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锋利的短剑:“这是‘青锋剑’,当年拾氏先祖用过的,或许能帮你们应对危险。” 我们谢过陈老,趁着天色渐暗,向天游峰出发。山路崎岖,夜间的武夷山更显幽静,只有虫鸣和风声相伴,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