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拾壹州,三十岁这年,我带着祖父那本泛黄的牛皮日记,踏上了前往南平的列车。日记最后一页用褪色的墨水写着:“武夷九曲藏旧约,和平古镇寻根脉,茫荡宝珠守文明,此生未了愿,付与后来人。” 祖父生前总说,我们拾家与南平有着解不开的渊源,藏着一段关乎家族与文明的秘辛。那时我只当是老人的执念,直到他临终前将日记塞给我,眼神里的郑重让我明白,这场南平之行,早已是命中注定。
第一章:武夷云雾里的初遇与杀机
列车抵达武夷山东站时,清晨的薄雾正缠绕着远处的山峦。我背着装着日记与简单行囊的登山包,沿着路标向武夷山景区走去。空气里满是湿润的草木香,混着泥土的腥气,吸进肺里都觉得清爽。走了约莫半小时,玉女峰的轮廓渐渐清晰,那山峰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峰顶云雾缭绕,仿佛披着一层薄纱,正如古籍里形容的 “玉女披云”,美得让人心颤。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栖息。战国时期,这里是闽越王朝的核心属地,留下了无数未解的谜团。祖父日记里反复提到 “九曲溪畔古亭,亭下有吾族信物”,所以我的第一站,便是九曲溪。
我在溪边的竹筏码头排队,正低头研究日记里夹着的简易地图时,一个身影突然撞了过来,我下意识地扶住对方,入手处是一片柔软的户外衣料。“抱歉!实在抱歉!” 女孩的声音带着慌乱,她约莫二十五六岁,扎着高马尾,脸上沾了点泥土,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巴掌大的古朴木盒,盒身刻着模糊的云纹。
“没事。” 我松开手,目光落在那木盒上 —— 那纹路竟与祖父日记封面的暗纹有几分相似。女孩似乎察觉到我的注视,将木盒往身后藏了藏,匆匆说了句 “谢谢”,便快步挤到前面的队伍里。
登上竹筏时,我恰好与她邻座。撑筏的老艄公姓王,是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见我们对沿途风景好奇,便打开了话匣子:“你们看左边那座山,叫大王峰,右边是玉女峰,传说很久以前,大王与玉女相爱,却被铁板鬼拆散,只能隔溪相望,这九曲溪就是他们的相思泪化成的。” 老艄公竹篙一点,竹筏缓缓划过清澈的溪水,水底的鹅卵石与游动的小鱼清晰可见。
“王叔,您知道九曲溪畔有座古亭吗?” 我趁机问道。老艄公想了想,指着前方一处隐蔽的石亭:“那是‘观澜亭’,建于宋朝,朱熹老先生当年常在这里讲学观景,不过现在少有人去了,据说亭下有暗道,早年还有人在那见过蛇呢!”
我心中一动,刚要追问,女孩突然拽了拽我的衣袖,压低声音:“你看后面!” 我回头望去,只见两艘竹筏正快速向我们靠近,筏上站着两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其中一个络腮胡眼神凶狠,正死死盯着女孩手中的木盒。
“是冲我来的。” 女孩脸色发白,“我叫苏婉清,这木盒是我祖父留下的,里面藏着青石符,他们是‘盗宝联盟’的人,想抢符寻宝。” 话音刚落,络腮胡的竹筏已经追上我们,他伸手就要抢木盒,苏婉清死死抱住不放。我见状,立刻起身挡在她身前,抓住络腮胡的手腕:“光天化日之下,你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