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十二月初的一个寒夜,林晚刚从艺术中心整理完毕业展的作品出来。路过设计学院时,她注意到三楼工作室的灯光还亮着。鬼使神差地,她走了进去。

走廊尽头的设计工作室里,沈皓宇趴在制图桌上睡着了,旁边散落着几十张草图。林晚轻轻走近,看见他眼下浓重的青黑和桌上已经冷掉的半杯咖啡。暖气坏了,室内冷得像冰窖,而他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毛衣。

林晚脱下自己的驼色大衣,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轻轻披在他身上。

动作虽轻,还是惊醒了沈皓宇。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是深深的疲惫。“几点了?”声音沙哑得厉害。

“快十一点了。”林晚指了指墙上的钟,“楼管马上要锁门了。”

沈皓宇揉着太阳穴,看着满桌狼藉,苦笑:“又是白忙一场。”

林晚低头看去,桌上摊开的是一个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图,界面简洁优雅,但每一张图纸上都打着鲜红的“B-”。

“李教授说我的设计华而不实,”沈皓宇自嘲地说,“就像我这个人一样,空有外表,没有内涵。”

林晚拿起其中一张交互界面图纸仔细端详。月光从窗户洒进来,落在素描纸上,她忽然指着用户流程的一点:“这里,如果增加一个智能学习算法,是不是就能解决操作繁琐的问题?”

沈皓宇怔住了,接过图纸仔细查看。几分钟后,他眼中突然燃起光亮:“你怎么会懂交互设计?”

“策展需要了解各种艺术形式,”林晚微微一笑,“数字艺术也是其中之一。”

那天晚上,他们一起被锁在了设计学院里。最后是林晚想起一楼的侧门坏了很久,两人才得以从那里出去。寒冷的夜空下,呼出的白气交织在一起,沈皓宇忽然说:“我请你喝杯热巧克力吧。”

校园咖啡厅里,暖气开得很足。沈皓宇捧着马克杯的样子很专注,像是全世界只剩下这一杯热饮。林晚小口啜饮着,听他断断续续地讲述。

“我和潇潇是从大二开始的,”他说,“她是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手,我在一次跨学院合作项目中认识的。”

林晚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她家人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以为真爱能战胜一切。”沈皓宇苦笑,“结果现实证明了他们是对的——我们确实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咖啡厅的灯光温暖,照得他侧脸轮廓格外清晰。林晚注意到他左手虎口处有一道细小的伤痕,还贴着创可贴。

“你的手怎么了?”

沈皓宇愣了一下,才意识到她在问什么:“做模型时不小心被激光切割机烫到的,没事。”

从那晚起,林晚开始经常“偶然”出现在沈皓宇身边。有时是帮他占图书馆的座位,有时是“多做了一份”三明治,有时是路过设计学院时“顺路”送上热咖啡。

冬去春来,沈皓宇已经习惯了林晚的存在。他们形成了一种默契:每周二四晚上一起在图书馆学习,周末偶尔一起去美术馆看展。林晚的素描本里,沈皓宇的影像越来越多——皱眉思考的、专注画图的、偶尔开怀大笑的。

但楚潇潇的影子从未真正离开。

四月的一个雨夜,沈皓宇喝醉了。林晚接到他电话时已是深夜,电话那头他的声音支离破碎:“她结婚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全世界都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