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包里摸出个 U 盘,推到浩罗面前:“这里面有我偷偷录的东西。有次厨师长喝醉了,跟我们炫耀‘怎么把预制菜吹成现做的’;还有中央厨房的视频,我趁盘点的时候拍的,你看他们怎么处理过期原料。”
浩罗把 U 盘插进电脑,点开第一个视频。画面里,厨师长举着个印着 “手工意面” 的冷冻袋,笑着说:“这玩意儿成本三块五,卖八十八,客人吃的不是面,是‘现做’这两个字。” 另一段录音里,他的声音更得意:“那道松露牛排,成本八十块,卖八百八,利润比贩毒还高。只要不说破,没人会发现。”
更让浩罗心惊的是林薇手机里的聊天记录 —— 她和采购部的对话里,“即烹式龙虾尾” 被备注成 “鲜活龙虾”,“预制牛肋排” 对应 “现烤牛肋排”。“他们有本内部‘转换手册’,把预制菜的名字全改成听起来像现做的,连我们培训都要背这个,错一个字扣五十块。” 林薇苦笑,“上个月有个老顾客吃出海鲜汤是预制的,投诉到总部,结果经理让我们说是‘当天熬的汤放凉了,重新加热的’,还把那顾客拉进了黑名单。”
“你眼角的伤……” 浩罗指了指她的淤青。
林薇的脸沉了下去。上周她跟经理争执,说 “这么做对不起客人,也对不起我们自己的手艺”,经理推了她一把,她撞在冷藏柜上磕到了脸。“离职的时候,法务部的人找我,说要是敢对外说半个字,就要我赔五十万违约金,还说会让我在餐饮圈待不下去。”
咖啡馆的打烊音乐响了,林薇匆匆戴回口罩:“我明天就走了,去别的城市找工作。浩先生,我知道你能让更多人看见真相。那些花几千块吃顿饭的人,他们该知道自己吃的到底是什么;那些还在里面干的厨师,他们也该有勇气说不。”
看着林薇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浩罗握紧了手里的 U 盘。回到工作室,他连夜翻看里面的内容 —— 中央厨房的视频里,流水线正把过期三天的肉馅灌进肠衣,工人戴着 “食品安全第一” 的帽子,动作熟练得像在完成任务;还有一段录音,是贝西西高管开会的内容:“预制菜替代率要尽快提到 80%,等上市后再慢慢洗白,现在先把利润做上去。”
凌晨五点,天快亮了。浩罗给小林发消息:“明天开始盯贝西西的冷链车,从中央厨房到门店,全程跟踪;另外联系权威检测机构,我们要测下他们的菜品成分,尤其是防腐剂和新鲜度指标。”
窗外的路灯还亮着,工作室的白板上,浩罗用红笔写下 “贝西西预制菜调查”,下面列着几个关键词:中央厨房、冷链物流、检测报告、内部人证。他知道,这场针对 “现做” 谎言的调查,从这一刻起,再也没有回头路。而远处的贝西西总部大楼,还亮着几盏灯,像是这场骗局最后的伪装。
3.冷链车后的黑暗链条
周六清晨五点,城郊食品工业园的铁门还没完全打开,浩罗和小林已经缩在伪装成送菜车的面包里等了半小时。车后座堆着空纸箱,里面藏着长焦相机和温度记录仪 —— 按照林薇提供的中央厨房出货时间表,每天六点会有第一批冷链车发往市区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