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秋风拂过,又一阵银杏叶雨落下,金色叶片在路灯照耀下如同漫天飞舞的金箔,为青春谱写着最绚丽的序章。

2 金叶渐密

七年的光阴,在书页翻动和键盘敲击声中悄然流逝。

林浩然坐在出版社的格子间里,审阅着又一沓厚厚的投稿。窗外的北京已经变了模样,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1999年的夏天空气里弥漫着世纪之交的躁动与期待。

他的办公室在一栋老式建筑的三楼,窗外正好能看到一排银杏树。此时绿叶葱郁,在夏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小林,主编找你。”同事小王探头说了一句,又补充道,“看起来脸色不太好,你小心点。”

林浩然心里一沉,整理了一下略显皱巴的衬衫衣领,走向主编办公室。这七年来,他在文学杂志社做过编辑,在报社当过记者,最后落脚在这家出版社做文学编辑。工作稳定,却离他成为作家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远。

“浩然,坐。”主编李建国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面前摆着林浩然上周提交的出版计划。

“李主编,您找我?”

李建国推了推眼镜,直接切入主题:“你提议的那套当代青年作家丛书,社里研究后觉得市场风险太大。现在读者更喜欢畅销书和实用类图书。”

林浩然的心沉了下去:“但是主编,这些年轻作家真的很有潜力,我们需要给文学新人机会...”

“社里要的是销量,不是潜力。”李建国打断他,“我知道你对文学有热情,但出版是生意。这样吧,我手头有个项目,一套高考作文辅导书,你来做执行编辑。”

从主编办公室出来,林浩然感到一阵无力感。三十岁的他,已经出版了若干短篇小说,但长篇创作始终因工作忙碌而搁置。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去年与杨晓芸结婚后,买房和日常开支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下班后,他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他们在海淀区租住的小公寓。推开门,饭菜香气扑鼻而来。

“回来了?”杨晓芸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来,“今天社里怎么样?”

林浩然把公文包放下,苦笑着把出版计划被否的消息告诉妻子。

杨晓芸擦擦手,走过来拥抱他:“没关系,总有机会的。洗手吃饭吧,今天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茄子。”

吃饭时,杨晓芸看似随意地说:“对了,我可能...怀孕了。”

林浩然筷子停在半空:“真的?”

“还没去医院确认,但月经过了两周没来。”杨晓芸脸上泛着红晕,既紧张又期待。

林浩然顿时忘了工作的不快,激动地握住妻子的手:“太好了!我们明天就去医院检查!”

晚上,林浩然坐在书桌前,看着自己未完的小说稿。电脑屏幕上,故事停留在第三章,已经半年没有进展了。他想起白天主编的话,又想到即将到来的孩子,感到肩上的担子突然重了许多。

杨晓芸走进来,把一杯热茶放在桌上:“又在看你的大作?”

“晓芸,我...”林浩然欲言又止,“我担心我实现不了梦想了。”

杨晓芸轻轻抚摸他的肩膀:“梦想不会消失,只会以不同方式实现。记得我们大学时的那片银杏道吗?你说银杏即使在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