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人劝他:“刺史大人,如今乱世,还是练兵要紧啊!”

李昪却摇了摇头:

“没有百姓,哪来的军队?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安定。”

没过多久,亲信饶洞天给他推荐了一个人 —— 南昌的宋齐丘。

李昪听说这人很有学问,特意亲自到城外迎接。

两人一见面,就聊得停不下来,从正午一直聊到深夜。

宋齐丘提出,要治理好昪州,得颁布六条政令:

定户籍、劝农桑、薄赋税、禁徭役、修礼律、明赏罚。

李昪听得连连点头,当即把宋齐丘留在府中,凡事都与他商议。

在昪州的十几年里,李昪照着宋齐丘的建议施政。

渐渐地,昪州变了模样:荒芜的田地种上了庄稼,逃亡的百姓回来了,城里的商铺也多了起来。

官吏们不敢再贪污受贿,士兵们也都和睦相处。

有人说,昪州如今比淮南的治所广陵还要富庶。

消息传到徐温耳朵里,他心里既高兴又有些不安。

高兴的是义子有出息,不安的是自己的嫡子徐知训实在不成器。

思来想去,徐温决定让徐知训去广陵辅政,自己亲自坐镇昪州,把李昪调任到京口镇守。

李昪接到调令时,正在和宋齐丘商量修建水利的事。

他心里清楚,这是义父对自己有了猜忌。可他没有怨言,收拾好行囊就准备出发。

宋齐丘送他到城外,低声说:“大人,徐知训骄横跋扈,广陵恐有变故。您到了京口,一定要多做准备。”

李昪点了点头,心里也有了预感。

他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广陵等着他。

京口的日子刚安定下来,广陵就传来了惊天动地的消息 —— 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杀了。

说起朱瑾,那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早年在兖州做郡守,朱梁篡唐后,多次派人劝他投降,都被他骂了回去。

梁太祖朱温亲自率军征讨,还让朱瑾的哥哥朱珙到城下劝降。朱瑾大怒,假意打开城门,说要和哥哥面谈,等朱珙一靠近,就一刀把他杀了。

朱温气得暴跳如雷,加紧攻城,朱瑾寡不敌众,只好逃到了淮南,投靠了杨行密。

淮南人都佩服他的忠勇,管他叫 “朱愍哥”。

徐知训在广陵辅政时,仗着父亲的权势,骄横跋扈,胡作非为。

他不仅克扣军饷,还经常羞辱将领,朱瑾好几次当面顶撞他,两人结下了梁子。

有一回,徐知训竟当众调戏朱瑾的小妾,朱瑾忍无可忍,终于动了杀心。

那天,朱瑾假意邀请徐知训到府中赴宴,趁他喝醉时,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

随后,他提着徐知训的首级去见吴主杨隆演,想请他主持公道。

可杨隆演哪敢得罪徐温,只是哆哆嗦嗦地说:

“他父亲还在,这事我管不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朱瑾气得浑身发抖,提着首级在朝堂上大喊:

“徐知训这奸贼,死有余辜!谁愿随我杀尽奸佞,整顿朝纲?”

可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响应 —— 谁都知道徐温的厉害,没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朱瑾看着眼前这群胆小怕事的官员,心灰意冷,最终自刎而死。

消息传到京口时,李昪正在和部下商议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