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徐温见了,心里越发满意:“这孩子,将来定能成大事。”

成年后,徐温为李昪娶了媳妇。

那姑娘是本地一个小吏的女儿,温顺贤淑,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徐温夫妇也十分孝顺。

夫妻俩琴瑟和鸣,日子过得平静而踏实。

变故发生在徐温五十岁那年。

他率军攻打宣州,不慎中了流矢,回到府里就一病不起。

大夫来看了好几次,都说凶险。

徐府的嫡子们轮流来看望,却只是站在床边说几句场面话,转身就去寻欢作乐。

只有李昪,日夜守在床边,亲自端药喂水,就连处理大小便都不假他人之手。

有一回,徐温连着三天高烧不退,李昪就守在床边,三天三夜没合眼,衣服都没脱过。

夜里只要听见徐温咳嗽一声,他就赶紧起身查看,有时还会叫上妻子一起过来伺候。

徐温在帐子里听见动静,虚弱地问:“谁在那儿?”

“义父,是知诰。”

“还有谁?”

“是知诰的媳妇,给您端些温水。”

徐温听着,心里一阵发酸。

他睁开眼,看着李昪布满血丝的眼睛,叹了口气:

“你虽不是我亲生的,可待我比亲儿子还好。”

李昪连忙磕头:

“义父养育之恩,知诰粉身碎骨也难报。”

没过多久,徐温的病竟渐渐好了起来。

可谁也没想到,李昪的妻子却因为连日操劳,染上了风寒,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徐温听说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特意把李昪叫到跟前,指着身边一个姓宋的姬妾说:

“这女子福气好,自从她进了府,我家诸事顺遂。

你就娶了她吧,也好有人照顾你。”

李昪本不愿再娶,可看着徐温恳切的眼神,终究还是应了下来。

后来,这位宋氏夫人接连生下了几个儿子,其中就有后来的南唐中主李景璟。

徐温对李昪越发信任,每次出征都让他留在身边侍奉。

一来二去,李昪渐渐熟悉了军务,骑射功夫也越发精湛,徐温便举荐他做了偏将。

宣州叛乱的消息传来时,李昪正在校场练兵。

徐温当时已执掌淮南军政大权,当即任命大将柴再用为主帅,让李昪担任监军。

出发前,徐温拍着他的肩膀说:“此行凶险,你要多听柴将军的,但也别怕事,该出手时就出手。”

李昪点头应下。

大军抵达宣州后,柴再用主张先休整几日,再发动进攻。

可李昪却看出叛军立足未稳,力主趁夜突袭。

“柴将军,叛军新占城池,人心未稳,今夜突袭,定能一举破城!”

柴再用有些犹豫,毕竟李昪只是个年轻的监军。

可架不住李昪反复劝说,最终还是点了头。

那天夜里,李昪率领一千精兵,趁着夜色摸进了宣州城。

叛军果然毫无防备,被打得落花流水。等到柴再用率领大军赶到时,叛乱已经平定了。

此战之后,李昪因功升任昪州刺史。

消息传到徐府,徐温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

“我这义子,真是块好料!”

昪州是个穷地方,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李昪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减免赋税,安抚流民。

当时淮南各州都在加紧操练军队,唯独昪州不一样 —— 李昪在城里建了学堂,招揽四方贤士,还派人到乡下劝课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