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它在空中划过一道白色的轨迹,越过脚下咆哮的江水,穿越笼罩在山间的浓雾。

在所有人的视野里,它逐渐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最终消失在对岸的云雾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现场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盯着桑南才手里的遥控器屏幕。

五分钟后,桑南的手机突然“叮咚”一声。

是村医发在工作群里的一段视频。

视频里,一架白色的无人机正稳稳地降落在村委会的院子里。

村医上前取下货箱,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激动地喊道:“收到了!收到了!桑师傅用无人机送药,太牛了!这比走路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有好事的人在底下算了一下,回复道:“从江边到上寨,走路至少要两个小时,无人机只用了五分钟,快了二十三倍!”

老郑愣愣地盯着同事的手机屏幕,嘴巴半张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这小子……还真让他给干成了?”

桑南才缓缓放下了遥控器,感觉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

他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股久违的,名为“成就感”的东西,在他心中汹涌升起。

首飞成功,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三个月,桑南才的无人机配送工作,渐渐步入正轨。

他不再是那个手忙脚乱的新手,而是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独有的“乡村低空配送技巧”。

峡谷里的温差大,尤其清晨和傍晚,电池性能会受影响。

每次起飞前,他都会把电池提前预热十分钟。

这小小的动作,能让无人机在空中多飞五分钟。

关键时刻,这五分钟就是救命的时间。

为了避免丢件产生纠纷,他自己设计了一份《无人机配送签收单》。

每次无人机降落,他都通过遥控器上的喇叭喊话,让村民在签收单上签字,然后用手机拍下照片,实时上传到邮政内网系统。有图有真相,责任清晰,谁也赖不掉。

最重要的一条,是他根据操作手册和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半油返航”程序。

那是一个飞往中寨的普通下午。天气预报晴好,但峡谷里的风,说变就变。

无人机刚飞到江心位置,遥控器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刺眼的黄色警告。

“检测到四级阵风,飞行姿态异常。”

桑南的心猛地提了一下。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停止了前进指令,果断按下了早就设置好的“半油返航”快捷键。

无人机在空中一个漂亮的悬停,调转机头,朝着江边一处预设的备用起降点飞去。

最终,无人机在电量耗尽前,安全降落。

货箱里的药品和文件,完好无损。

月底的绩效统计表发下来,整个邮政局都炸了锅。

桑南的个人配送量,比同组最快的老郑,整整高出百分之四十。

更刺眼的是他后面的数据:投递延误率,零。

局长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同志们,都看看!桑南同志,硬是把咱们这条最难走的‘死线’,飞成了一条人人羡慕的‘快线’!这就叫创新,这就叫与时俱进!大家都要向桑南学习,不要怕尝试新方法,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