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高科技能有咱们的腿可靠?”这是老郑的话。
桑南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河对岸云雾缭绕的大山。
最终,他还是因为投递延误,在第二天的晨会上受到了点名批评。
尽管他反复解释了断桥的原因,但局长只是摆了摆手,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吻说:“阿南啊,我知道你尽力了,天气原因也不是你的错。
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
服务标准在提高,老百姓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咱们得想办法跟上时代,不能总拿老一套当借口。”
局长的话不重,却让桑南才感到一阵憋屈。
跟上时代?怎么跟?难道要背上翅膀飞过这条江吗?
转机出现在一周之后。
县邮政局紧急召开了一场“低空物流试点动员会”。
局长站在台前,面色严肃地宣布了一项新政策。
“同志们,省里下了新文件。
为了解决边远山区投递难的问题,现在大力推广无人机物流。
只要咱们的航线申请下来,每飞一单,省里给补贴百分之六十的费用!”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局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当然,这补贴不是白拿的。
有两个硬性条件。第一,操作无人机的人员,必须考取国家认可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执照》。
第二,每次飞行前,都必须学会填写并提交一整套《低空航线申请单》。”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老邮递员们面面相觑,这些“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航线”之类的陌生词汇,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考证?我连智能手机都玩不明白。”
“填单子?比写年终总结还麻烦吧?”
大家都在底下小声嘀咕,脸上写满了抗拒。
唯有桑南,在那一刻,仿佛看到了一丝光。
他想起了那条被冲断的木桥,想起了村医焦急的电话,想起了老郑那句“你还想飞?”。
或许,真的可以飞。
桑南的目光落在局长身后的PPT上,那架白色的无人机模型,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一艘能渡过一切天险的方舟。
他悄悄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决心已定。
会后,桑南第一个找到了局长,主动报名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
局长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魄力!我就知道你行。”
从那天起,桑南才的生活变得像上紧了发条的钟。
白天,他依旧背着邮包,奔走在熟悉的山路上。
完成投递任务后,他就把自己关在邮政局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一头扎进两本厚得像砖头的手册里。
一本是《无人机驾驶员理论教材》,另一本是《邮政无人机配送操作手册》。
对于一个已经二十八岁,十几年只和信件包裹打交道的人来说,重新学习这些新知识并不轻松。
那些复杂的航空气象知识、空气动力学原理、无线电链路通信协议,每一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像天书。
飞行参数、载荷计算、应急预案,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规则,看得他头昏脑涨。
但他没有放弃。
他用最笨的办法,一个字一个字地啃,一条一条地背。
他把峡谷飞行的关键参数,用红笔重重地圈了出来,写在笔记本的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