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雨时刚要回答,一个温婉却带着急切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雨时!你没事吧?我昨晚听说……”
一位穿着素雅旗袍、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士快步走了进来,看到院里的狼藉和陌生的陆知远,她的话音戛然而止,警惕地打量着他。
“曼青姨,我没事。”姜雨时连忙介绍,“这位是陆知远先生,美食评论家。陆先生,这位是苏曼青,知味堂以前的合伙人,也是我父亲的好友。”
苏曼青。陆知远觉得这个名字也有些耳熟。他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苏曼青保养得宜的手上——那双手,指尖有细微的烫伤旧痕,是常年颠勺留下的印记,虎口处还有一道特殊的旧疤,形状奇特。
“苏女士。”陆知远礼节性地打招呼,脑中却飞速搜索着关于这个名字的记忆。
苏曼青对陆知远似乎并无好感,只是淡淡点头,便拉着姜雨时到一边低声说话:“你怎么让他进来了?还合作?雨时,知味堂是你父亲的心血,那些研究……”
“曼青姨,他知道我失味的事了。”姜雨时轻声说,“而且,他父亲……好像和我父亲是旧识。”
姜雨时拿出那张在调味瓶里发现的照片。苏曼青看到照片,脸色瞬间变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惊讶、怀念、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在她眼中闪过。她接过照片,手指微微颤抖。
“陆廷钧……”她喃喃道,语气唏嘘,“没想到,他的儿子都这么大了。”
“您认识陆先生?”陆知远敏锐地捕捉到她的反应。
“何止认识。”苏曼青叹了口气,眼神悠远,“当年,‘味觉疗法’项目,是我们三人一起发起的。你父亲出理论,廷钧提供资源和数据支持,我负责实践和调试。我们以为能开创一个全新的领域,用食物疗愈心理创伤……”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遗憾:“可惜,后来发生了很多事。项目中断,廷钧退出,你父亲也……”她看了一眼姜雨时,没再说下去。
三人之间的空气变得沉重起来。父辈的过往像一幅模糊的画卷,正在一点点揭开一角。
“曼青姨,”姜雨时打破沉默,“我们需要您的帮助。父亲笔记里的‘快乐慕斯’,缺少关键的风味引子。”
苏曼青看了一眼笔记上的符号,又看了看陆知远手中的银质调味瓶,若有所思:“那个引子,需要极其精准的复合香气来触发神经反应,普通的调料做不到。或许……”她目光转向后院角落里一个蒙尘的老旧冰柜,“老姜以前的一些实验样本,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彩虹色围裙、扎着马尾辫的活泼女孩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手里举着一个调色板一样的东西,上面不是颜料,而是各种酱料。
“雨时姐!曼青姨!你们看我又调出了新颜色……呃,新味道!”女孩声音清脆,看到陆知远,她好奇地眨了眨眼,“哇,有客人?”
这是小满,苏曼青收的学徒,一个先天失聪却拥有惊人色彩联想味觉天赋的女孩。她无法听见声音,却能用眼睛“品尝”味道,将不同的风味精准地对应到色卡上,甚至能通过酱料的浓稠度“看”出情感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