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疑问,而是近乎肯定的判断。刚才的混乱中,她打翻了一罐调料,粉末沾到她手背,她却毫无察觉。一个正常的厨师,绝不会是这种反应。
姜雨时的身体猛地一僵,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她像是被瞬间剥开了所有伪装,露出了深藏最深的伤疤。
雨声哗啦,敲打着两人之间的沉默。
“……三年前,”她的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淹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一场意外,过敏反应,损伤了味蕾。”
陆知远愣住了。他猜对了,但真相却比他想象的更残酷。一个失去味觉的厨师?这简直像个恶劣的玩笑。可与此同时,一种更强烈的疑惑涌上心头——那碟精准复刻他童年记忆的橙花蜜,又是怎么回事?
“那蜜……”
“触觉。”姜雨时打断他,似乎破罐破摔,抬起手,指尖轻轻相互摩挲,“重量、温度、粘度……手上的记忆,比舌头更可靠。”
陆知远的目光落在她的指尖,那里仿佛还残留着橙花瓣和蜂蜜的触感。这一刻,他看着眼前这个被雨淋透、失味却仍在坚守的女人,心里那点因为差评而产生的优越感和恼怒,突然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沉默地脱下湿透的西装外套,不由分说地披在她颤抖的肩上,带着体温和一种冷冽的木质香气。
“进去再说。”他的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却少了之前的冰冷。
3 情绪慕斯与银瓶秘密
后厨里,灯光暖黄。
姜雨时换上了干爽的衣服,给陆知远倒了杯热水。两人隔着料理台坐着,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陆知远的银质调味瓶放在台上,像一个小小的银色堡垒。
“谢氏集团,”陆知远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台面,“他们想要这块地?”
姜雨时点了点头:“很久了。我父亲在世时他们就提出过收购,被拒绝了。”
“父亲?”陆知远捕捉到这个词。
“姜易,‘知味堂’以前的主厨。”姜雨时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三年前的意外……之后,我才接手。”
陆知远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一时却想不起在哪里听过。他的目光被料理台一角摊开的一本陈旧笔记吸引。笔记的纸页泛黄,上面画满了复杂的分子结构式和潦草的字迹,旁边还有细腻的手绘食物图。
“这是什么?”他问。
姜雨时下意识地想合上笔记,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动。“我父亲的一些研究笔记。他……他对分子美食和风味组合很感兴趣。”
陆知远拿起笔记,仔细翻看。越看,他心中的惊异越甚。这些笔记里记载的风味搭配理论和情绪映射模型,其精妙和大胆远超他现在所知的任何烹饪体系。其中一页,标题写着“情绪料理初探”,下面详细记录了一种名为“快乐慕斯”的配方,不仅列出了食材,还标注了预期的情感反馈和神经学原理假设。
“情绪料理?”陆知远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姜雨时。
姜雨时避开了他的目光:“父亲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罢了。他说食物不仅能果腹,还能……疗愈人心。”
疗愈人心。这四个字像锤子一样敲在陆知远心上。他天生情感认知障碍,无法像常人一样理解和表达情绪,只能通过极其强烈的味觉刺激来模糊地感知一二。这也是他成为苛刻美食评论家的部分原因——他在寻找能“触动”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