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时就提出了尖锐的怀疑。但所有调查手段都碰了壁,查无此人。就在他疑心最重时,发生了那件彻底颠覆他认知的事。
这件事,成了他警察生涯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无法用逻辑和证据解释的悬案,一根埋在心里近二十年的刺。
他的目光落在收养家庭信息上:赵建国,李芳。养女:赵思文。
今年,她应该二十四岁了。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帮我仔细查两个人,赵建国,李芳。重点是他们的养女,赵思文,今年二十四岁。我要她的全部档案,包括……所有可能的报警和医疗记录。”
第四章:1985,夏 · 无声的守护
通过和王民警的几次交流(以关心孩子进展为理由),我“了解到”有几户意向家庭,并极力推荐了那对教师夫妇——赵建国和李芳。我偷偷去确认了他们的为人和家庭环境,窗明几净,满室书香,心下安定。
赵思文被接了过去。赵老师和李老师是真心喜欢孩子,视如己出。我看着“自己”在新家的呵护下,脸上渐渐有了血色,胆怯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但我不能完全放心。我知道生活的艰辛可能摧毁任何美好。我必须为这个新家铺就更稳固的路。
我找了个机会,“偶遇”了赵家邻居张叔,一位勤恳却困窘的钢厂工人。闲聊中,我“无意”提及南方某地兴起的小五金作坊,分析了几句前景。张叔将信将疑,但眼中有了光。
我又“建议”李老师,闲暇时可以收集些老物件、旧邮票,就当是个乐趣。她笑着应允,虽不解其意。
我感到一丝欣慰。但我也能清晰地感觉到,一道审视的目光似乎落在了我的身上。那个叫陆城丰的年轻警察。他的眼神偶尔掠过我,带着职业性的敏锐和探究,让我不得不更加小心。
第五章:2004,春 · 迷雾下的往事
陆城丰坐在茶馆里,对面是退休多年却依旧精神的老王民警。
“师傅,还记得八五年夏天,东风巷那个弃婴案吗?那个不肯留名的热心女同志。”
“咋不记得。那姑娘,心肠怪好的,就是后来总打电话问孩子情况,却又不肯说自个儿叫啥,有点奇怪。怎么突然问这个?都过去小二十年了。”
“她后来再也没出现过?”
“没有!就像从来没这号人似的!”老王放下茶杯,压低声音,“说起来更邪门的是,你后来不是跟我说……你看见她……”
陆城丰沉默了一下,切入核心:“那家收养的孩子,赵思文,后来怎么样?”
老王叹了口气:“哎,那孩子,命也挺波折。本来挺好,听说七八岁的时候差点让人贩子给拐了,好在找回来了。后来…十二三岁吧,她那对混蛋亲生父母又找上门闹,非要认回她,好像还动了手,孩子受了点伤…闹得挺大。不过那孩子争气啊,学习可好了,今年大学都该毕业了。”
拐卖?胁迫受伤?陆城丰的眉头紧紧锁住。这些信息瞬间将他心中的悬案与这个女孩的真实人生串联了起来。那个神秘女人的出现,似乎并未让这孩子一帆风顺。
“师傅,当年事后,附近真的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任何不寻常的物件?”
老王努力回忆着,最终摇头:“特别的东西?真没有。那天之后,就像一阵风刮过,啥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