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戴文渊的笑容不变:“邵专家考虑周全。评估我们肯定会做。不过芒种不等人,农时更不等人。我们先搭建合作框架,细节可以慢慢磋商。毕竟,早日惠及村民才是第一位的,对吧?”他巧妙地将邵远的质疑化解为“程序问题”,并占据了“为民造福”的道德高地。

这时,一个AgriGiant的年轻员工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过来:“戴教授,3号田块的‘神稻’采样数据初步出来了,基因序列高度特异,有几个标记物从未在数据库中发现过……”

戴文渊脸色微不可察地一变,迅速接过平板,打断了员工的话:“嗯,知道了。先去处理其他样本。”他转向村民,笑容依旧:“你看,我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已经开始为后续育种做基础工作了。”

邵远的心彻底沉了下去。采样已经在进行!而且目标直指村中最神圣、最珍贵的“神稻”品种!他们不是在等待合作框架,而是在抢时间,造成既成事实!

会议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村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钱景,围着戴文渊问东问西。戴文渊耐心解答,俨然已是村庄的“救星”。

邵远走出村委会,阳光刺眼。他看到几个AgriGiant的员工,正穿着无菌服,在村边的实验田里小心翼翼地采集稻穗和土壤样本,动作专业而迅速。他们携带的装备,包括便携式基因测序仪和超低温样本保存箱,是只有顶尖实验室才会配备的野外装备,绝非一般农业推广项目所有。

目的性太强了。

他在村口遇到了村里真正的种子守护者——一位被称为“稻司”的怒族老人。老人没有去开会,只是独自坐在自家木楞房的门槛上,手里摩挲着一把饱满的、颜色深紫近黑的稻穗,眼神浑浊地望着远处喧嚣的田埂和那些陌生的人影,脸上没有任何喜悦,只有深深的忧虑和沉默。

邵远走过去,蹲下身,用尽量温和的语气打招呼:“老人家,您好。这稻子长得真好。”

老人抬起头,看了看他,又低下头看着手中的稻穗,用生硬的汉语缓缓说:“好……是祖宗传下来的……吃了好几百年了……不能丢。”

“不会丢的。”邵远轻声说。

老人摇摇头,声音低沉下去:“外面的人……说能卖大价钱……要拿走……说变了法子种,能多产……我怕……怕拿走了,就再也不是这个味了……根,就断了。”

朴素的话语,却道破了“生物剽窃”最核心的恶果——不仅窃取基因,更斩断文化与生态的根脉。

邵远看着老人手中那沉甸甸的、凝聚了无数代农人智慧与自然选择的稻穗,又看向那些正在高效“采样”的AgriGiant员工。

芒种时节,本是收获与孕育希望的季节。

但这一次,人们忙碌播种的,会是未来的希望,还是毁灭的种子?

一场围绕生命种子的无声战争,已然在这片看似祥和的梯田上打响。

(第一章 完)

第二章 窃种

禾仓村的夜晚,并不宁静。

远处梯田里,蛙声虫鸣连成一片,鼓噪着夏夜的生机。近处,村委会旁那栋临时被AgriGiant团队租用的小楼里,灯光常亮,偶尔传来仪器低沉的嗡鸣和人员压低的交谈声。一种与山村格格不入的、带着科技冷感的忙碌,在暗夜中悄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