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自己的初衷是为了皇上,又抬了寿康宫的圣母皇太后,还拉拢了在场的妃嫔。几位妃嫔面面相觑,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只得纷纷应下。

茶宴结束后,晚晴低声道:“娘娘,您这一招太高明了,既堵住了她们的嘴,又让她们欠了您的人情。”

安陵容摇摇头:“这只是开始。后宫之事,最怕的是人心不齐。哀家不求她们真心待哀家,只求她们别给皇上添乱。”

她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朝。圣上年幼,朝堂上以丞相张廷玉为首的文官集团和以大将军年羹尧为首的武将集团相互制衡,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而她这个没有根基的太后,想要在其中站稳脚跟,护住皇上,绝非易事。

日子一晃过了半月,安陵容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各宫嫔妃虽偶有小摩擦,却也不敢闹出大动静。圣上每日下朝后都会来慈宁宫请安,有时会和她说说朝堂上的事,安陵容虽不懂朝堂权谋,却能以旁观者的角度给出些温和的建议,提醒他“多听多看,少言慎行”。

这天,圣上却带着一身怒气冲进了慈宁宫,将奏折摔在桌上:“皇额娘!您看看!年羹尧太过分了!”

安陵容捡起奏折,只见上面写着年羹尧请求皇上破格提拔他的副将为总兵,理由是“平定西北叛乱有功”。而旁边附着的御史弹劾奏折,则说那位副将克扣军饷,欺压百姓,实乃无能之辈。

“皇上息怒。”安陵容连忙安抚道,“年大将军是开国功臣,又是朕的舅舅(此处设定年羹尧为圣上生母的兄长),性子是急躁了些,但他对朝廷还是忠心的。”

“忠心?”少年皇帝气得脸红,“他这是结党营私!上次他要增兵十万,朕准了;这次又要提拔自己人,若是朕次次都依他,将来朝堂上岂不是都成了他的人?”

安陵容沉默了。年羹尧功高震主,又恃宠而骄,前世雍正皇帝最终对他痛下杀手,就是因为他权势太大,威胁到了皇权。如今这少年皇帝虽年幼,却已有了帝王的警觉,这是好事,却也容易冲动犯错。

“皇上,”她缓缓开口,“年大将军手握兵权,西北边境又不安稳,此时与他硬碰硬,怕是不妥。”

“那朕就眼睁睁看着他胡作非为?”

“当然不是。”安陵容道,“皇上可以先答应他的请求,提拔那位副将,但同时下一道圣旨,派御史去西北核查军饷账目,美其名曰‘嘉奖有功之臣,顺带巡查边防’。若是那位副将真的清白,提拔他也无妨;若是他真的克扣军饷,到时候证据确凿,年大将军也无话可说。”

少年皇帝眼睛一亮:“皇额娘说得对!这样既不得罪年羹尧,又能查清真相!”

“还有,”安陵容补充道,“皇上可以借着赏赐年大将军的名义,给他送去些药材和绸缎,私下里传口谕,说‘舅舅为国操劳,朕很心疼,但朝堂规矩不能破,还望舅舅体谅’。这样既给了他面子,又敲醒了他。”

少年皇帝茅塞顿开,立刻让人拟旨。不出几日,派去西北的御史传回消息,那位副将果然克扣了三个月的军饷,证据确凿。年羹尧得知后,又惊又愧,主动上书请罪,撤回了提拔副将的请求,还交出了部分兵权以表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