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诶~”乔铮大手一挥,打断他的话,一副“朕意已决”的模样,“秦相多虑了!岳爱卿乃常胜之将,深知兵略,岂会轻敌冒进?朕这是信任他!激励他!就这么办!来人,拟旨!”

他根本不給秦桧再反驳的机会,直接口述旨意,内容依旧是嘉奖为主,但加上了“望卿抓住战机,疾速进兵,早奏凯歌”之类的“催战”话语。

看着内侍记录下旨意,快步离去准备发出第二道金牌,秦桧等人的脸色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看。他们狐疑地偷瞄着龙椅上似乎有些“亢奋过度”的皇帝,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官家今天…是不是脑子真的出问题了?

前线·岳家军大营:巨大的困惑与猜疑

第二道金牌以更快的速度送到了朱仙镇。

当传令兵再次高喊着“金牌到!”冲入大营时,岳飞的脸色瞬间苍白,张宪、牛皋等将领的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悲壮和决绝的气息。

然而,旨意宣读完毕,所有人再次愣在当场。

不是班师?是…催战?

“陛下…让俺们…快点打?”牛皋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滚圆,挠着硕大的脑袋,完全无法理解,“这…这是啥意思?昨天慰问,今天催战?临安城里的贵人老爷们,打仗是过家家吗?”

岳云也满是困惑:“爹,陛下这……到底是何圣意?莫非真是激励我等?”

张宪眉头紧锁,警惕性最高:“元帅,事出反常必有妖!连续两道金牌,皆非班师,恐是朝廷……或是陛下的麻痹之计?先稳住我军,或许后续便有雷霆手段?”

岳飞沉默着,手中紧紧攥着那两道绢布旨意。他的内心同样充满了巨大的波澜和不解。这完全不符合他对皇帝赵构的一贯认知。那个敏感、多疑、对武将充满戒惧的官家,怎么会连续发出如此“不合常理”的旨意?

但无论如何,旨意内容是鼓励进军,这对于矢志北伐的他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

一股久违的、几乎要被现实磨灭的热血,再次于他胸中涌动。或许…或许官家真的改变了?或许他看到了收复河山的希望,决定全力支持?

他压下心中的万千疑虑,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无论如何,圣旨在此,令我等速战!此乃天赐良机!传令各军,加强戒备,亦加强攻势,向汴京持续施压!一切……以待后续!”

他选择了相信,或者说,他愿意去相信这道旨意背后那微乎其微的“圣意”转变。岳家军的士气,也因此两道“怪旨”而变得有些诡异,既充满希望,又笼罩着一层不安的迷雾。

朝堂再战:第三道金牌的“神来之笔”

临安城内,秦桧快气疯了。第二道金牌发出后,他再次入宫,几乎是带着逼宫的姿态,联合了更多的主和派官员,甚至抬出了“太后”(韦贤妃)的担忧(当然是他们编造的),苦口婆心,甚至声泪俱下,要求皇帝必须发出真正的、明确的班师金牌。

乔铮被他们吵得头疼,心里却门儿清。他知道一味硬顶不是办法,必须用更“高级”的手段来拖延和迷惑对方。

他再次发挥影帝级演技,时而显得被说动,时而又犹豫不决,反复念叨着“岳飞能打”、“金人可怕”、“和议稳妥”这几句车轱辘话,把秦桧等人绕得晕头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