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无窗的实验室,
编号7,父系代号K,
母系林昭宁——天才遗传学家,
我的“活体容器”。
第一声啼哭被记录为“情绪模块异常”,
第一眼所见是玻璃外冰冷的评估。
他们说我是错误,是污染,
是该被格式化的程序。
可当特警破门那日,
母亲获救后的第一句话,
不是“救我”,而是——“销毁编号7”。
三岁的我还不懂“销毁”,
只记得她没挣扎,
任我被拖走。
原来,被世界否定之前,
我已被母亲亲手放逐。
1. “编号7的孩子”
我出生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实验室。
没有产房,没有啼哭,
没有“恭喜你是个女孩”。
只有无菌灯下,
研究员冰冷的记录声:
> “编号7,基因融合体,
母体:林昭宁博士,
父体:代号‘K’。
> 预期功能:
智力强化、情绪抑制、
抗病基因植入。
> 实际表现:情绪波动异常,
基因链不稳定,
判定为——失败品。”
我睁开眼的第一幕,
是玻璃舱外,
穿着白大褂的“父亲”——代号K。
他俯视我,
像看一组跑错的代码。
“不该有感情。”
他说,“删掉她的情绪模块。”
没人听他的。
因为三天后,
特警突袭了实验室。
K饮弹自尽前,
把一枚数据芯片塞进我襁褓里。
而我的母亲——林昭宁,
那个被囚禁七年、
被迫成为“活体基因容器”的天才遗传学家——
在获救后的第一句话,
是对着摄像头嘶喊:
“销毁编号7!她不是我的孩子!她是K的错误!”
那年,我三岁。
还不懂“销毁”是什么意思。
只记得护士把我从她怀里扯开时,
她没有挣扎。
她的眼神,
像在看一个会呼吸的肿瘤。
2. “她回来了,但不要你”
林昭宁博士回家那天,
全城新闻都在播。
“天才遗传学家林昭宁博士,
遭绑架七年,奇迹生还!”
“其子林知远,
少年科研新星,
将继承林氏基因研究院!”
“林家宣布设立‘纯净基因奖学金’,
推动人类优生进化!”
没人提我。
编号7。
那个“错误”。
舅舅林昭沉——林氏研究院现任院长——
亲自来接我出“观察中心”。
他没牵我的手,
只递给我一个黑色手环。
“戴上。它会监控你的基因波动。
超过阈值,
自动注射镇定剂。”
他顿了顿,
声音像金属摩擦:
“别让小宁再看到你。
她现在的精神状态,
承受不了‘你这样的存在’。”
我点头,默默戴上。
手环内侧刻着一行小字:
【异常体·编号7·可控范围内暂留】
车子驶入林家庄园,
我被安排住进后院一间“隔离室”——
四面白墙,无窗,
只有一张床、一个营养剂注射口、
一台情绪监测屏。
晚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