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会谈一开始,气氛有些沉闷。老板提出的问题尖锐而实际,都围绕着“成本”和“风险”。张建军一一作答,但显然没有完全打消对方的疑虑。

就在这时,我抓准时机,将我准备的方案框架递了上去。

“王董,”我开口道,“这是我结合您公司的现状和张总监的经验,做的一份初步方案。这里面没有空洞的理论,全是可落地的步骤。比如第一阶段,我们可以先从改造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入手,这个投入成本最低,但见效最快,能让您在三个月内看到次品率下降至少五个百分点。”

我一边说,一边翻动 PPT,将方案中的关键节点、预期效果、预算估算,清晰地呈现在他面前。

老板的表情从严肃变成了专注,他开始频繁地点头。而一旁的张建军,也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他没想到,我这个新人猎头,竟然能把业务理解到这个深度。

我没有去说服谁,我只是搭建了一座桥梁,让一个渴望变革的企业家,和一个怀才不遇的将才,看到了彼此的价值。

会议结束时,宏业老板站了起来,用力地握住张建军的手:“张总监,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就定你了!”

然后,他转向我,拍了拍我的肩膀:“小陈,你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以后我们公司的招聘,就只认你!”

走出宏业的大门,阳光正好。我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像踩在云端。

合作达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了公司。

王强在小组的周会上,第一次公开点名表扬了我。同事们投来的目光,也从审视变成了敬佩。

“切,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碰上个好说话的客户。”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是李然。他显然不服气,酸溜溜地说道。

我看着他,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我走到他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平静地说:“然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当初给我的那份过期名单,我也不会被逼到绝路,从而找到新的方法。说起来,我能签下这一单,还真得感谢你的‘激励’。”

我特意在“激励”两个字上加了重音。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不是傻子,立刻就品出了我话里的意思。李然的脸“刷”的一下,涨成了猪肝色。他想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那份名单的存在是事实。

我没有再多说一个字,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这一单,我拿到了入职以来的第一笔提成,三万块。虽然不多,但当我握着那笔钱时,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靠自己的专业和努力赢得尊重,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下班后,赵哥的微信发了过来,是一份客户资料。

“这个客户跟一下,挺优质的。”

我点开一看,是一家发展迅猛的互联网公司,招聘的岗位都是核心技术岗。我知道,从这一刻起,赵哥才算真正把我当成了自己人,开始将他手中的优质资源向我倾斜。

我的人生,似乎终于从“困难模式”,切换到了“普通模式”。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我高兴得太早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赵哥发来的那家互联网公司,名叫“字节脉动”,是近两年国内出海赛道的绝对黑马。他们给出的招聘需求,也和他们的发展速度一样,狂野、直接、充满了不容置喙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