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扎根
分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每月的营收都在上涨。王老板对张兰越来越信任,把面馆的采购工作也交给了她。
第一次去菜市场采购,张兰就被坑了。卖菜的老板看她是新手,给的青菜不仅贵,还不新鲜。回到店里,老周一看就皱了眉:“这菜怎么能给客人吃?赶紧退了。”
张兰跑去菜市场退菜,老板却不认账,说她是自己弄坏的。张兰没跟他吵,只是记下了摊位号,转身去了别的摊位。她一家家问价、看菜,把每种食材的价格和品质都记在本子上,对比了十几家,才终于买到了新鲜又便宜的菜。
从那以后,张兰每天早上五点就去菜市场,跟摊主们讨价还价,熟悉每种食材的时令价格。她还发现,早上六点前买菜最便宜,下午收摊时能捡到打折的新鲜蔬菜。她把采购时间调整到早上五点,每天能省下近一百块的成本。
王老板知道后,给她涨了工资,还让她负责两家店的采购。张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更有干劲了。她不仅自己跑采购,还教分店的员工怎么辨别食材好坏,怎么跟摊主砍价:“买土豆要看表皮光滑的,没有芽眼;买肉要摸起来紧实的,颜色鲜红的才新鲜。”
有天,张兰去采购时,看到有个摊主在卖自家种的番茄,又大又新鲜,价格还便宜。她灵机一动,跟摊主商量,长期从他那里进货,让他每天把番茄送到店里。回到店里,她跟老周商量,推出了“番茄炒蛋盖浇饭”,用的都是新鲜番茄,酸甜可口,一推出就成了爆款,每天能卖出去一百多份。
王老板听说后,特意来分店吃饭,尝了番茄炒蛋盖浇饭,笑着说:“张兰,你这脑子太灵光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尽管提。”
张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觉得,新鲜的食材才好吃,客人也愿意买。”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张兰的工资也涨了不少。她从隔间搬了出来,租了个一居室的小房子,把女儿接了过来。女儿第一次看到妈妈的新家,高兴得跳了起来:“妈妈,这里好漂亮!”
张兰抱着女儿,眼泪掉了下来。这是她离婚后,第一次觉得自己真正在这座城市扎了根。
女儿上学后,张兰更忙了。早上送女儿上学,然后去菜市场采购,接着去店里盯生意,晚上接女儿放学,辅导她写作业,等女儿睡了,再整理第二天的采购清单。虽然累,但看着女儿的笑脸,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有次,女儿学校开家长会,老师让家长分享自己的故事。张兰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家长和孩子,说起了自己从服务员做起的经历:“我以前觉得,三十五岁离婚,没文化没技能,这辈子就完了。但后来我发现,只要肯用心,肯坚持,哪怕从最底层做起,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女儿骄傲地举起了手:“我妈妈是最棒的!”
张兰看着女儿,眼眶湿润了。她知道,自己的故事不算惊天动地,但她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女儿,也告诉所有和她一样在底层打拼的人:生活从来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哪怕起点再低,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总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