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而王安石提出的这个“试点”方案,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

既能满足他改革的雄心,又给了他一条随时可以抽身的退路。

风险可控!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所有犹豫!

“好!好一个‘试点’!”

宋神宗猛地一拍扶手,站了起来,脸上满是兴奋。

“就依爱卿所言!”

他环视殿下群臣,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朕决定,选取江宁府与河北东路之恩州,为新法试点之地。”

江宁府,富庶繁华,税赋重地。

恩州,地处边陲,贫瘠多灾。

一南一北,一富一贫,对比鲜明,用心可见一斑。

“此事,便由王安石全权负责!制置三司条例司上下,皆听其调遣!任何人,不得阻挠!”

“退朝!”

说完,宋神宗便带着满脸的激动,大袖一挥,转身离去。

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一脸的错愕。

这就……定下来了?

司马光等保守派大佬,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们准备了无数的弹劾之词,引经据典,准备和王安石大战三百回合。

结果,对方根本不接招。

三言两语,就绕开了所有的正面冲突,还抛出了一个他们无法反驳的“试点”方案。

这是阳谋!

你说新法不好?

可以,咱们先试试。

试出问题了,你再说。

这让他们所有的反对,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不少官员看着王安石的背影,眼神都变了。

这个拗相公,今天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不仅能言善辩,这手腕……也太高明了!

……

下朝之后,王安石的府邸,门庭若市。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思想比较开明的年轻官员,此刻都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前来拜访。

王喆,不,现在应该叫王安石了。

他坐在书房里,看着眼前一张张或激动、或崇拜的年轻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历史上的王安石,就是因为用人不察,被吕惠卿、蔡京这些小人蒙蔽,才导致新法在推行中,走了样,变了味。

这一世,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他要组建的,是一支真正有理想、有能力、能办实事的“改革铁军”!

他亲自考核了每一个前来投靠的官员,抛出的问题,全都不是空泛的经义,而是具体的、实际的政务难题。

“若让你去恩州主持‘青苗法’,地方豪强勾结官吏,暗中阻挠,你当如何?”

“若江宁府有大商贾囤积居奇,扰乱市价,你又当如何?”

一番考核下来,他从几十人中,挑选出了七八个真正有才干的年轻人。

其中,一个叫章惇的青年,尤为出色。

此人历史上也是变法派的干将,虽然性格激进,但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章惇,我命你为条例司详定官,随我同去江宁府。”

“是!相公!”章惇激动得满脸通红。

“其他人,亦各有任命。此去试点,如赴战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等,愿为相公效死!”众人齐声应道。

看着眼前这支初步成型的团队,王安石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知道,自己已经在这盘凶险的棋局上,落下了至关重要的第一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