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深以为然。

多少人,就是打着“集体”的旗号,干着满足自己私欲的勾当。他们不是真的在乎集体,他们只是想让你,为他们的野心和虚荣,无偿卖命而已。

而喻理,她永远能看透这层华丽的袍子,看到里面藏着的,那个自私又可笑的小人。

4

秋天,书院组织了一场为边远山区学童的募捐活动。

这本是好事。但任何好事,一旦跟“排名”和“攀比”挂上钩,就变了味。

学生会搞了个巨大的木榜,立在广场上,实时更新每个学堂、每个人的捐款数额。捐得多的,名字用朱砂写,又大又红,恨不得镶上金边。

一时间,整个书院都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大家讨论的不是山区孩子多可怜,而是谁谁谁捐了多少,谁家真有钱,谁又太小气。

喻理捐了十文钱。

是的,你没看错,十文。跟那些动辄几两银子,甚至几十两银子的“豪杰”比起来,这十文钱,小得像个笑话。她的名字被写在榜单最末尾,又小又黑,几乎看不见。

立刻,风言风语就起来了。

“不是吧?学年第一就捐这么点?太抠门了吧!”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成绩好有什么用,一点爱心都没有。”

“我听说她家里不穷啊,怎么这么小气?”

学生会的周圣,就是上次想帮喻理拿书结果被怼得怀疑人生的那位,又找到了“表现”的机会。

他带着几个人,在食堂找到了正在吃饭的喻理和我。

“喻理同学。”周圣站在桌边,居高临下,一脸的痛心疾首,“我们知道你家境尚可,为什么在这次募捐中,只捐了区区十文钱?你知不知道,山区的孩子们连笔墨都买不起?你的心,难道是铁打的吗?”

他声音很大,食堂里一半的人都看了过来。

我当时就想把手里的饭碗扣他脸上。这是募捐,还是逼捐?

喻理慢条斯理地咽下嘴里的饭,然后用餐巾擦了擦嘴。整个过程,她都没看周圣一眼。

做完这一切,她才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

“周圣同学,请问,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帮助山区的贫困学童!”周圣义正言辞。

“很好。”喻理点头,“那么,评判这次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最终筹集到的善款总额,以及这些善款是否能切实地帮助到目标人群,对吗?”

“……对。”周圣有点摸不着头脑。

“那么,你现在这种行为,是在做什么?”喻理问,“你是在增加善款总额,还是在监督善款去向?”

“我……我是在敦促大家献出爱心!”周圣涨红了脸。

“‘敦促’?”喻理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你的‘敦促’方式,是通过公开质问、道德审判,来强迫他人捐出超出其意愿的金额。这不叫‘敦促’,这叫‘胁迫’。”

她站起身,个子明明比周圣矮一个头,气场却瞬间压了过去。

“你把一场自发的慈善活动,变成了一场公开的财富和爱心表演。你们设立的那个榜单,不是为了感谢捐赠者,而是为了羞辱那些捐得少的人。你们关心的不是山区的孩子能收到多少钱,而是你们自己在这场表演中,能获得多少道德上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