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待在我身后,数到三,跟我冲出去。”她低声命令,气息平稳得不像刚刚经历车祸的人,“一、二、三!”

她猛地踹开变形的车门,子弹般射了出去。时间仿佛被慢放,我看到她以非人的速度移动,避开密集的火力网,手中的武器每次闪烁都伴随着一名袭击者倒地。

最后一名袭击者咆哮着举起火箭筒,苏沐雨突然加速前冲——那一刻,她跃起的高度绝对超出了人类极限,足足三米多高!她凌空踢飞了火箭筒,落地时一记手刀精准劈在对方颈侧。

战斗在十秒内结束。

3

她快步回到我身边,仔细检查我是否受伤,那双总是含情的眼睛此刻冰冷如扫描仪:“有没有哪里疼痛?头晕吗?看得清我的手指吗?”

我呆呆地看着她。她额角有一处擦伤,正在渗血——那是我刚才看到的“温热液体”,但此刻,那伤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最终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存在过。

“你……”我喉咙发干。

她眼神微动,忽然软软靠在我肩上,声音变得虚弱:“刚才好险……我差点以为我们要死了。”

我所有疑问都被堵了回去。救护车和安保队伍的鸣笛声由远及近,她紧紧握着我的手,微微发抖,像极了受惊的普通女孩。

那一刻,我选择了沉默。

随着NT-7项目进入第二阶段,袭击变得越来越频繁。有一次,狙击手的子弹从一点五公里外射来,苏沐雨在子弹击穿玻璃前的零点三秒推开我,徒手抓住了那枚超音速弹头——尽管事后她解释说那是“最新型的电磁拦截手套”,但我看见她掌心有纳米银流在缓缓退去。

还有一次,我们在山区遭遇电磁脉冲炸弹袭击,所有电子设备失灵。她背着我,单手攀爬近乎垂直的百米峭壁,轻松得像在散步。

每次危机结束后,她总是第一时间确认我的安全,那副关切模样真实得让我恍惚。我们之间那种暧昧不清的情愫也在危机与日常的交织中悄然生长。

她会在我熬夜时默默端来养胃粥;会在我做报告前,细心帮我整理领带;会在雷雨夜借口“害怕闪电”来我房间聊天,最后靠在我肩上睡着。

我开始教她喝咖啡,带她看最新上映的电影,甚至向她倾诉科研路上的挫折与迷茫。她总是安静聆听,偶尔给出精准的建议或恰到好处的安慰。

有时我甚至觉得,她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我。

一个雨夜,我们又躲过了一次精心策划的投毒事件。回到安全屋,肾上腺素还未褪去,我看着正在为我泡安神茶的她,忽然冲动地从背后抱住了她。

“沐雨,”我把脸埋在她颈窝,呼吸间全是她身上那种特殊的、类似檀香与金属混合的气息,“留下来陪我,今晚。”

她身体明显僵住了。茶杯从她手中滑落,在柔软的地毯上无声滚落。

“博士,您知道您在说什么吗?”她的声音依旧平静,但我感觉到她皮肤下的温度在微妙升高。

“我再清楚不过。”我扳过她的身体,直视她的眼睛,“你对我而言,早就不仅仅是保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