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谢谢姑娘。”老人喝了口水,咳嗽总算止了点,絮絮叨叨起来:“我去苏市看老朋友,二十多年没见了…… 我们当年都在医院当护士,她总说我心细,什么都跟我讲,连她喜欢上谁都跟我说……”

我没接话,心里盘算着到苏市后,先打车去医院给妈送报告(得编个理由,说“医生说问题不大,就是常规检查”),再找个24小时便利店改方案(得跟小陈说一声,让他把竞品分析发我邮箱)。可没等理出头绪,老人突然身子一歪,头重重撞在车窗上,“咚”的一声闷响,手里的水杯“哐当”掉在地上,温水洒了我一裤脚——凉得我瞬间清醒的瞬间,我看见老人的眼睛紧闭着,嘴唇已经发紫,像冻住的葡萄。

第二章 突发意外:放弃合同的抉择

“阿姨!阿姨你怎么了?”我伸手去扶她,她的身体软得像没骨头,头歪在我胳膊上,重量很轻,却压得我心慌。我摸了摸她的脸,冰凉冰凉的,呼吸弱得几乎感觉不到,只有胸口还在微微起伏。

周围的乘客“呼啦”一下围过来,有人掏出手机拍照,闪光灯“咔嚓” 响,有人低声议论“别碰啊,万一赖上你怎么办”,还有人说“快叫乘务员,别自己瞎动”。我顾不上他们的话,把老人慢慢放平在座位上,解开她的衣领和腰带——大学时学过急救,老师说过“保持呼吸通畅”是第一步。我指尖发抖地摸向她的颈动脉,指甲掐进自己的掌心——还好,有搏动,只是弱得像快断的线。

“快叫乘务员!谁有急救包?”我朝人群喊,声音有点发颤。前排的大哥站起来说“我去叫”,跑着往车厢那头去。很快,穿蓝色制服的乘务员推着橙色的急救箱跑过来,一边疏散人群一边喊:“大家让一让,保持通风!麻烦让开点空间!”

她蹲下来摸了摸老人的脉搏,又翻了翻老人的眼皮,脸色瞬间变了:“情况不太好,我马上联系列车长!”广播里立刻响起求助:“各位旅客,12车厢有位老年乘客突发疾病,如有医护人员,请速到12车厢协助,谢谢!”

我蹲在地上,用纸巾擦着老人脸上的汗,看见她指甲缝里夹着点干枯的药渣——褐色的,像是某种中药末,突然想起我妈最近也在喝中药调理睡眠,心里揪了一下。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葡萄糖口服液(之前给低血糖的同事小陈准备的,他总加班到低血糖),撬开盖子想喂给老人,可她牙关紧闭,口服液顺着嘴角往下流,洇湿了她的灰布衫,留下一小片深色的印子。

“我是医生!”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挤过来,戴黑框眼镜,手里还提着个公文包。他蹲下身,手指按在老人的胸口,又听了听老人的呼吸,脸色瞬间凝重:“急性心梗,得马上送医院!动车能不能临时停靠?再晚就来不及了!”

乘务员掏出对讲机,声音急促:“列车长!12 车厢有乘客急性心梗,需要紧急送医,能不能临时停靠最近的车站?”对讲机里传来模糊的声音,乘务员听了几秒,抬头对医生说:“前方无锡东站可以临时停靠,救护车已经联系好了,正在站台等着!”

我看着医生给老人做心肺复苏,双手交叠按在老人的胸口,一下、两下、三下……老人的胸口随着按压起伏,像片快被风吹断的叶子。地上的水杯还倒着,温水积成一小滩,映着车顶的灯,晃得我眼睛发酸——我突然想起我妈,要是她在医院也出这种事,身边没人怎么办?她一个人去做检查,会不会害怕得偷偷哭,却不敢告诉我?